车健如愿见到了他的学生唐明。
刚进堡门,车健便听到朗朗的读书声,循着读书声拾级而上,来到可罕庙院。参加革命之前和之后,车健的生活里很长一段时间,都伴随着读书声。读书声,于他听来,是那样的熟悉,那样亲切,令他想到了自己的那些学生(其中一部分已经成了他的同志),包括他要见的唐明。
院中,老槐树下依着个姑娘,姑娘身旁站着个后生,正小声向她讲说着什么。姑娘木木地不说话,眼里呆呆望着前头。看见有人,那后生抛下那姑娘,跑过来打招呼。那姑娘扫了车健一眼,低着头走出了庙院。车健看那情形,以为是一对闹别扭的小鸳鸯,歉意地说:
“我是车健。来得不是时候,多有打搅。”
书慎见来人误解,苦笑道:“哪里的事。她在这坐着,我也是没话找话。车先生来得却正好,正好解了围呢。”
书慎介绍说,那女子是村里大户斛穆修的大闺女,大概是看上唐老师了,常来村学,只是唐老师不知道为啥,一味躲着人家。他躲着不见,人家就在这里等,害我接待也不是,不接待也不是,正在两难呢。
唐明刚走出教室,猛一抬头,就愣在了那里。
他几乎不敢相信站在面前的,竟是寻寻觅觅,找也找不到的老师和曾经的上级。这两年,他如离群之孤雁,如丧家之犬,如今总算见到了亲人!他将车健领到自己办公室,反身关门一刹那,所有痛苦、委屈、悔恨涌上心头。再转过身,已是泪流满面。
看着唐明,车健也是百感交集。
作为老师,他庆幸唐明能成为同道;作为曾经的上级,他又恨铁不成钢。当初,车健主动承担了领导责任,并极力主张保护青年的革命热情,给他改正的机会。因为他相信,一个合格的战士,正是在血与火的锤炼中,在失败与教训中成长起来的。可万万没想到,为了几句批评的话,他居然不堪忍受,赌气不辞而别。这两年来,他一直在设法找他,希望他重新回到队伍中来。现在终于找到了,他却心生忐忑,在向他介绍了中央苏区和陕北的对敌斗争现状之后,果断隐瞒了省特委即将组织暴动之事。
然而,唐明紧接着提出的要求,却使车健为难了。
“老师,你安排我离开这里吧。”
“你这样急切要离开,是因为刚才的那女子么?”
唐明一阵心慌,矢口否认。
车健说:“革命者亦非苦行僧。若你二人情投意合,未必不是好姻缘。或者,如果可以做她工作,将她领到革命道路上来,岂不更好!”
“她爹是明月堡的大地主;他伯父又是县城最大的资本家,还与反动知事勾结紧密,我堂堂革命战士,怎能与这种人家的女子有染!”
车健目光犀利看着唐明:“果真如此?”
唐明不敢正眼看车健:“她总是来找我,我避之唯恐不及,哪里还敢招惹她。”
“除非你对人家有失礼之处,否则人家也不会死乞白赖地粘着你。”
唐明闪烁其词,只求早日离开这是非之地。
昨日赵先生说起唐明的事,来这之前,车健尚且有些不信。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如今见到唐明,方知所言不虚。他本想让唐明暂留明月堡,以教师身份暗暗发动群众,等待时机策应暴动,此刻不由得他不改变初衷了。
车健如愿见到了他的学生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