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日后。
徐闻得到消息,宁王朱权离开京师了。
说是奉旨前往南昌就藩。
徐闻知道,朱棣是没打算收拾宁王。
或许是觉得理亏。
毕竟之前造反时,朱棣可是亲口说过,要和十七弟平分天下。
结果自己当了皇帝,就把当初的承诺抛诸脑后,也难怪宁王心生不满,想要学着四哥造反。
只是遇到了徐闻,造反大业刚开始就结束了,只能灰溜溜的前去南昌就藩。
宁王之事,归根究底属于皇家之事,徐闻没有深究。
随着刘伯温次子刘璟,在狱中以发辫自缢,此事便翻篇了。
可怜刘伯温死后,长子被胡惟庸党羽胁迫堕井而死,次子又因谋逆自杀。
大孙子刘廌还被流放了,刘家的诚意伯爵位,也基本断了。
历史上,直到明朝中后期,刘伯温的九世孙,才被老道士嘉靖皇帝续封为第三代诚意伯。
解决了四海商会的问题,徐闻刚轻松了几日,又得到永乐帝朱棣的召见。
这次的事不小,关系到国本。
新皇登基已有两个月,册封了皇后,大封了群臣,可太子之位,迟迟没有立下。
燕王世子朱高炽,本是世子,因为顺理成章成为太子。
但靖难期间,他坐镇北平,几乎没什么功劳,唯一拿得出手的那次就是李景隆大军围城,在徐闻的帮助下守住了北平。
而二皇子朱高煦,靖难四年日夜跟随朱棣身旁,屡屡冲锋陷阵,还救过老爹的性命,立下赫赫战功。
如今的朱高煦,在军中威望甚高,节制武安侯郑亨,武城侯王聪,安平侯陆远等人。
朱棣也对其十分喜爱,甚至当众鼓励过朱高煦,让他努力。
因而,以淇国公丘福、驸马永春侯王宁为首的靖难将领们,纷纷上书,请求册立二皇子朱高煦为皇太子。
如此一来,朱棣也逐渐偏向朱高煦。
感觉次子高煦跟自己非常像,应该给他当皇帝。
然而,文臣们不答应了。
以解缙、黄淮等文官坚决支持立世子朱高炽为太子。
因为朱高炽乃是嫡长子,又是太祖皇帝确立的燕王继承人。
更重要的是,大皇子朱高炽素有仁贤之名,将来肯定是个好皇帝!
双方各支持皇子,这让朱棣十分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