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艾清

超级侦探先生 影山红 2269 字 2个月前

如果,只是说如果——林雷找到了案发现场的某位关键人物,他下意识地看见了一些东西,可是后来却根本记不起来,那么林雷就有办法了。

其实每一个人对于他看过的事物,在大脑深处都有印象,只是“记不起来”而已。

目标人物记不起来不要紧,林雷可以帮他“记起来”。

正是有了这张底牌,林雷才有了侦破“东大碎尸案”的一些底气,虽然这底气仍然很是不足。

这些话,林雷当然没办法跟陆芸说……

就在这时,林雷的电话响了。

林雷掏出电话一看,原来是东方市公安局王警官打来的。

接通电话之后,王警官告诉林雷“东大碎尸案”的卷宗已经复印好了,并且他本人就在喜来登酒店门口。

林雷告诉了王警官自己的房间号,约摸五分钟过后,王警官提着一个大号的旅行箱,出现在了林雷面前。

都看见王警官身边的旅行箱时,林雷虽然已经有了心理装备,但还是眼珠子都快凸出来了……

站在林雷身旁的陆芸更是惊呼道:“王警官,这——这么多?”

就算是“南关食人魔案”的卷宗,也就是四五个文件袋就装完了,现在王警官带来的“东大碎尸案”卷宗,竟然是用大号行李箱装的!

进入宾馆房间之后,王警官略微有些尴尬,苦笑道:“上级给我安排的任务是全力配合林警司破案,不该问的不要问——其实在机场我当时就想多一句嘴来着,后来想想还是算了。我这只是本案重要的卷宗,至于当年的摸排记录、询问笔录什么的,还有三个这么多!不过那些材料的相关人员最终都排除了作案可能,林警司后面如果有需要的话,可以去我们局里调资料,我实在是拿不动了……”

林雷点点头,表示明白:“辛苦王警官了。”

接下来,王警官将大号行李箱打开,分门别类地将卷宗取了出来,放在了客厅的书柜里。

林雷订的是豪华套房,这种带有商务办公功能的套房,书桌和书柜都是有的。

林雷和陆芸开始查看卷宗,足足看了两个多小时,算是对案发前后的一些基本情况,有了比较直观的了解。

王警官是这个案件的负责警察,对于案件知之甚详。林雷还没有提问,倒是陆芸先提问了:“王警官,在1995年9月底,艾清比其他学生晚了近一个月,才进入了东大信息管理系现代秘书与微机应用专业成教脱产班学习。我想知道的是,她为什么会晚了二十多天才入校呢?”

王警官点点头,解释道:“艾清还有一个姐姐,名叫艾华,在95年艾清前往东大前已经成婚。1994年,艾清第一次高考失利,随后前往当地一所中学复读,期间一直住在艾华的公公家里。到了1995年,19岁的艾清二次参加高考,结果据东方大学分数线差3分,也是艾华的公公拖朋友找关系,找到了东大一位系主任,通过了这个系主任,费了些关系,才让艾清进入了东大。”

顿了一顿,王警官接着说道:“这些走后门跑关系的事儿,在二十年前很常见,都是历史原因,也没什么可说的。因为跑关系耽误了一些时间,所以艾清进入东大的时间晚了二十多天。”

林雷揉了揉太阳穴,缓缓地说道:“东方大学是全国屈指可数的大学,排名也是全国前十名。在1995年那个时间点,大学并没有扩招,东大的分数线非常高。艾华距离分数线只差三分,说明她的成绩很不错。”

王警官点点头,有些钦佩地看着林雷:“没想到林警司年纪轻轻,对于二十年前的情况竟然如此了解。是的,如果把艾清放在现在,她肯定能够考上东方大学。在没有扩招的情况下,只差三分——若是现在,她起码超出分数线好几十分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分数线是按照录取人数浮动的,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不必赘述。

“当年的这个成教脱产班是什么概念?”陆芸不太了解“成教脱产班”这个名词,因为这已经是属于“历史名词”了。

王警官四十多岁,对于“成教脱产班”还是有一些了解的,他解释道:“对于现在大部分年轻人来说已经很陌生了,在二十多年前,华夏的大学教育并未普及,因为历史原因,有相当一部分成人群体需要但并未接受高等教育,于是成人教育在国内普及开,很多高校开设成教班,进行函授或者夜大教学,这在八九十年代的华夏很是流行,因为函授或者夜大并非全日制,所以一些高校,尤其是重点高校开设了成教脱产班。这样的班级,与高校普通学生一样,全日制参加学校授课。”

顿了一顿,王警官接着解释道:“比起成教函授班,成教脱产班拿到的文凭含金量相对高一点,而对于需要参加严酷高考才能进入知名高校的普通生,成教脱产班的门槛也低不少。所以很多高校的成教脱产班也成为高校创收的一个办法。后来随着高校教育普及化,这种教育体制中的另类很快便消失了。根据东方大学官网提供的校友的信息,艾清所在的隶属于信息管理系的现代秘书与微机应用专业成教脱产班,总共开办过5期。在进入21世纪后便不再招收。”

经过王警官这么一解释,陆芸立刻就懂了,她不由得眉头微蹙:“那岂不是说成教班成员比较复杂?”

王警官微微点头:“是的。成教脱产班与高校普通学生的差别还是很大的,与普通考入高校的学生比起来,成教脱产班学生的成份复杂点,年龄层次相差大,有的学生甚至比老师还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