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楶在收到河东路消息的同时,也收到定边杨兴武的书函。战事在东线发生,环庆路事实上是隔绝在战场之外的,这是一种鞭长莫及的无奈。西夏使节弃和谈不顾,墨迹未干之际就悍然动兵,杨家对于麟州有种极其特殊的感情,不管是因公惩戒也好,私人感官夹在里面也罢,定边请求北出。西夏集结十万大军攻麟州,各州兵力调派就有空虚,一定会有位置存在漏洞,对于大宋其他各路这其实也是一个机会。
章楶这时候有些懊恼,他一直惴惴不安,认为西夏没安好心,到头来还是被西夏狠狠摆了一道。西夏突袭麟州,这个举动瞒住了沿线宋军,他不觉得这种态势下东线能守住麟州。那边这十多年来战事并不激烈,西夏并没有在夏州银州大规模集结兵力,西夏这次是从这边抽调兵力穿过大漠发起突袭的,麟州防御可能松懈。
章楶对救援麟州也没有兴趣,鄜延路和河东路援兵来不及,那他更不来及。
章楶现在犹豫的是他的目标是韦州,环州和镇戎军北上攻韦州,定边军在守住定边的同时,也可以前出支援虾蛤寨,把东边西夏可能的援军隔绝住。
这里有个麻烦的问题,镇戎军折可适放得太靠后,西夏前期战略还是迷惑了宋军。章楶担心时间上来不及,除非环州种朴一股而下韦州。而且韦州在西边,等于环庆路这个举动就完全放弃了麟州,因为这半点影响不到东边战局,西夏怎么调集援军都不会是东边的。
折可适的函件也到了章楶这里,他的建议也是环庆路要影响战局就得北出,但他的想法还是环庆路东侧定边军前出,那里怎么都离麟州更近。
章楶猝然而惊,他想到了一个可能,西夏攻取麟州,府州也会遇到极大的威胁,这个时候环庆路还在这边折腾,镇戎军太多府州人,折家军本身士气会有极大影响。作为主帅他必须考虑这点,人心这种东西不是他一个强令就能压住的。
章楶下决定了,整个环庆路部队东移,定边军即刻前出,至于是盐州宥州洪州哪个点,他让杨兴武自行决策。环州种朴前出韦州,这样可以威胁西夏的西侧队伍,解除定边军前出后西侧的后顾之忧。镇戎军折可适北上环州,视情况近虾蛤寨,至于折可适到时候往东还是往西视战场态势再行决策。
定边军州,杨兴武写过信函给章楶以后,定边禁军和厢军已经开始前移,在自己州内调动兵力,这个权利他有。通判余深和杨兴武有过争论,余深清楚麟州被围,定边怎么都要有动作,他需要的是杨兴武能首先确保定边的安全。杨兴武给的理由是,西夏既然选择了东线,他们这个时候是没有能力大规模南下环庆路的。战事前期事实上他们还收缩了几州的兵力,加强了城防。
章楶的回函加急送到,他同意定边军出击,同时庆州会有部队东移,协防定边。余深这时候不再坚持,环庆路经略使和定边知州取得一致,他这个通判不能拦阻。
……
杨兴武留清风寨扈成厢军一军守定边,清风寨乡兵守寨子,其他整个定边禁军和厢军前出。在杨兴武眼中,定边厢军可不仅仅能守城而已。
杨兴武叮嘱余深和扈成,定边军会直接北上盐州或者宥州,这个时候定边州要注意洪州,他不知道鄜延路会不会给洪州施加压力,定边州唯一要注意的就是旁边的洪州。清风寨他倒不担心,章楶既然回复庆州会有军队东移,那走得路肯定是木波镇-清风寨-定边城。西夏要敢越过定边偷袭清风寨,那就等着被四面八方的宋军包饺子。
……
鄜延路经略使收到环庆路章楶的来函,言明环庆路会从定边城北进,对西夏盐州宥州形成压制,他建议鄜延路直接北出攻西夏银州,这样麟州之围自解。
他明白这其实是攻其所必救,但这是一步险棋,银州是西夏东边的门户,顶在最前面,那里集结了几万重兵。要是拿不下银州,麟州又失守,那他前出的军队会是灭顶之灾。
当枢密院用信鸽传警要他救援府州时候,他第一选择就是遣禁军绕过吕梁山救援府州。至于府州是否南下麟州,这就不是他能决定的了。鄜延路还非常厚道的加强了定边城东侧保安军州,定边军既然倾巢而出,那要是有个闪失,西夏军就能直接冲到定边来,他好歹能就近援救一下。
这里不用怪责鄜延路,这个时期整个大宋陕西各路都处于守势,除了环庆路出了个章楶,陕西其他各路选择都是加强戒备,在二线集结兵力,就近援救。新旧两党在大西北的战略差距这时候显露无疑。
除去洪德寨一战是这十多年来大宋野战取胜,宋朝基本都是守着挨打,哪里有问题其他路就去救援。定边军上次的前出并未发生大规模野外遭遇战。
……
府州。
老太爷折克行有切骨之痛,府州对麟州丰州两州有很大的影响力,某种程度这三州才是折家的核心利益所在。
折克行清楚西夏十万大军东进,这三州前期事实上就是孤立无援,折家怎么都会被削弱。
折可求年轻气盛,折家在麟州的产业又录属他这一脉,他是想救援麟州,但折克行和折可大否决。要救麟州,府州至少精锐禁军尽出,那也不过几千人。要是有个闪失,别说麟州,连自身都危险。现在战场态势看,西夏大军是冲着麟州去,但他们怎么都留有万余骑兵在监控府州。战事稍有不顺那就是祸水东引,府州成为被引水过来的一方。
……
麟州在战事的前期,是真真切切的成为了孤城,他们需要自己撑过前期最艰难的时刻。
西夏大军进犯麟州,陕西各路同样最快速度收到消息,各城各寨开始收缩,同时督促各村庄抓紧秋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