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地位!

五月底,韩明率领浩浩荡荡的十八万宋军主力,抵达了新城一带。

同时为了配合主力部队的攻伐任务,侧翼方面的种谔、种诊、种师道、种师中、姚古、姚平仲六人组成了‘云(州)应(州)军团’。

种谔作为主帅,种诊作为参军,种师道、种师中、姚古、姚平仲四人为统兵大将,云应军团共计五万精锐。

加之宋军主力十八万,其中东部水师五万,统共二十三万水陆大军,囤聚在宋辽边境上。

如此夸张一幕,让无数参与此战的两国将帅都头皮发麻,如此大规模的军团作战,简直是闻所未闻。

而为了能够提供北伐的二十三万大军粮草,整个大宋国内疯狂运转,包括十数年来好不容易囤积起来的含嘉仓也全面开放,供给北伐大军。

北方各路厢军全部出动,他们日夜轮转不停息就只有一个目的:将那该死的粮草给老子运到前线去!

这一刻,全民皆兵,所有宋人团结起来只有一件事要做——支援北伐,收复燕云。

新城前线临时搭建的作战大帐中,数十位将星云集于此。

他们有纯武将出身的郭逵、燕达、王恩、狄家兄弟、折家将、姚家将、种家将等人。

当然还有章楶、王韶、种诊、宗泽这些进士出身,以一介文官掌兵的类型。

同时还有李常杰、董毡、青宜结鬼章(青唐大将)、阿里骨(董毡养子)这类投诚大宋,随后深受重用异族将领。

他们相互打着招呼,谈笑着这些年未曾见面的衷肠。

他们有的是曾经敌国的对手,也有共事过的战友。

而随着元丰北伐之后,全国战事稍平,他们都在各自战区不断养兵备战。

如今时机已到,他们这些大宋的顶级将领也汇聚一堂,开始了他们身为将领最为荣耀的一场战争——北伐燕云!

“要俺说,这仗就直接把咱们都撒出去,一人领一军,全面出击,横扫燕云不过是时间问题!”

作为英宗皇帝夫妇的堂叔、神宗皇帝的叔爷、哲宗小皇帝的太叔爷,如今的少保、左卫上将军高遵裕,已经六十高龄。

原本时空中,去年就该离世的这位爷,没有经历过神宗五路伐夏的痛苦往事,反而因为跟着韩某人吃了不少功绩,活的有滋有味。

今年刚满六十的他在得知韩明北伐的事情,第一时间就请旨出战。

比起那位病恹恹的杨老将军和身体不适的英国张文弼,高遵裕还算是精神头十足,整个人的状态也维持比较好。

外加皇亲国戚的身份,这些年这位爷有点飘,除了韩某人以外,整个宋军将领他都不怎么服。

因此今日军前会议,这位大佬坐在前排首位,大咧咧的开口就是各自出军,横扫燕云的提议。

“高将军此言差矣,北伐打的是战略战术的对决,而不是孤军奋战,若是如此简单,那当初太宗北伐也不会如此艰难。”

燕达这些年也已经军事大成,凭借着灭大理国,镇守西南的功绩,成功跻身大宋顶尖名将行列。

比起高遵裕,这位中年将帅可是后郭逵时代的一代猛将人物,深受种谔和韩明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