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江上对

季汉大司马 周府 1708 字 8个月前

“以南伐北自古未有,以亮观之仅有三路可选。东出江淮,中出宛洛,西出巴蜀。”

诸葛亮拿起羽扇,说道:“吴,东有海盐之饶,章山之铜,三江五湖之利,亦江东一都会。然江北诸郡尽被曹操所取,江分南北,旦夕受袭。故北取江淮,以屏江左。”

“江淮以北,乃中原沃土,土地平坦,利于骑卒奔驰,又兼大岘山之险,穆陵关之固,非用武之地。故亮以为疆分南北,淮水为大江之屏障,守江必守淮。然若北伐,北方兵马驰援可至,故东南不足以成大事。”

诸葛亮从书囊中取出简陋的舆图,说道:“即将军取江左,东争江汉。江汉者,楚也。楚,上通巴蜀,下抵江左,西接雍凉,东临中原,天下枢纽,北据汉、沔,利尽南海,地广人丰,会于南郡。”

“以荆州北伐,上取宛洛,与关陇咫尺,不盈千里,北去河洛。西可与巴蜀之众,扫荡秦洛;东可以呼应江淮,进逼许昌。此乃以南伐北,核心之地。”

进而,诸葛亮指向巴蜀,说道:“巴蜀者,地处西南,有山川之固,物产丰茂,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其北连陇右,控扼凉州;上通关中,可威天下。”

“曹操虽得大河南北,然西北骄纵,并未臣服。且羌戎之民,常有反叛,心难归附。将军可先取江东,北扩江淮,西争荆州,进取巴蜀。遣上将入关中,与曹操争西北之土,收西北兵马,组建骑卒。”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扬三州,保土山川,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委一大将将巴蜀之军以向关中,别命上将督江淮之众以向青徐,将军身率荆楚之众出于宛洛。三路北伐,主偏有分,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汉室可兴,中原可复也!”

诸葛亮站在霍峻二分天下的基础上,为刘备勾画着他苦思已久的北伐大策。自古以来以南伐北者,从未有之。他呕心沥血,苦思冥想,终于让他看到以南北伐取胜的希望所在,即在西北之所。

曹操根基在中原,他手握东汉皇位,自然就继承东汉王朝最薄弱的环节,即在关中、凉州上。东汉看似亡在外戚、宦官、黄巾上,实际上西北长达百年的羌乱,无时无刻不在耗尽东汉财政。

东汉衰弱了,羌人也是衰弱了。如果能争取到羌人,将领土扩张到西北,南方所缺少的马匹,可以解决。同时失去侧翼威胁的荆州主力大军可配合江淮士卒,席卷河南。届时仅存河北的曹氏政权,又能够存活多久呢!

在那刘备欢喜的眼神中,诸葛亮抚扇笑道:“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占天时。将军信义著世有人和,拥南方之土占地利。三者之中,将军得二,曹操仅得一,将军将胜曹操也!”

说着,诸葛亮拱了拱手,笑道:“此乃亮基于南北之策,献于将军之大业谋划。将军以为何如?”

刘备哈哈大笑,惊起江畔上的鸥鹭,说道:“南北之策乃仲邈所献,备不敢专取。先生所言又可是惊骇之论,开备北图中原之念。”

顿了顿,刘备摇头叹息,说道:“但备今受困襄阳,欲展宏图,难之又难也!”

“哈哈!”诸葛亮大笑说道:“此有何难?亮略施小计,便可助将军脱困。”

“计从何出?”刘备追问道。

欲知诸葛计策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汉纪·诸葛丞相世家:……亮躬耕陇亩,渔猎襄水,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世人莫之许也。帝遭蔡瑁谋害,避难檀溪,得亮相救,帝遂诣亮,三拜,得江上对。

帝以礼遇之,与亮情好日密。帝恐峻不悦,帝答之曰:“孤若为飞虎,君为左翼,孔明为右翼。”时峻长亮三岁,亮以兄侍之,峻以弟待亮,未有间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