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毕,广善方丈闭上双眼,转动手中念珠,似乎在为师兄超度。
李峻不禁听得出神。
半晌,广善方丈睁开双眼。
“广济老师傅,以自己生命换重伤之人,值得么?”
“阿弥陀佛,出家人以慈悲为怀,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唤作老衲,亦当如此。”
这扶云寺的老师傅皆是一心向佛的善人。
“小生不是有意提及广济老师傅,小生……”
“出家人慈悲为怀,李施主不必自责,唤作是李施主,应当亦会如此。”
李峻闻之,不禁一愣,若是自己,会救眼前之人么?
“老师傅如此相信小生?”
广善方丈点了点头。
“李施主天生佛相,定会出手相救。”
“天生佛像?老师傅是说小生像那庙里供的金佛?小生怎看不出来?”
“阿弥陀佛,佛本无相,以众生为相也。”
李峻还要追问,广善方丈此时却站了起来。
“阿弥陀佛,时辰不早,李施主该下山了。”
这广善方丈不愿说的,自然不会多说一字。
李峻站了起来,向广善方丈拱了拱手。
“多谢老师傅指点,小生告辞。”
广善方丈点了点头,慈祥一笑。
李峻走出院门,并未遇见柳清,环视一周,亦未发现踪迹,无奈摇了摇头,向东厢房走去。
待李峻走远,广善方丈身后走出一人,一袭黑袍、背负双剑。
“这李施主,就是师傅口中根骨极佳之人?”
柳清疑惑地看向广善方丈。
广善方丈看向柳清,慈悲一笑,点了点头。
“可弟子并未察觉其过人之处。”
“阿弥陀佛,人不可貌相。”
柳清闻之,深感疑惑,当初身体恢复后,一心出家,广善方丈一心不为其剃度,柳清再三坚持,才做了个带发修行的俗家弟子。
柳清还要追问,广善方丈拂了拂手。
“普源,你六根不净,唯有追随李施主,方可修成正果。”
“既如此,那弟子何日启程?”
“阿弥陀佛,天机不可泄露,时机成熟,自然知晓,普源,为师问你,此时心中可有牵挂?”
柳清闻之,愣了一下。
“心魔消除之日,便是时机成熟之时,尽快摒除心魔,方可修成正果。”
柳清闻之,点了点头。
“弟子知晓了。”
“回去吧。”
“是,师傅。弟子告退。”
李峻走向东厢房,此时的初霁正手托腮趴在桌上,李峻走了过去,敲了一下初霁脑袋。
“又在胡思乱想?”
“没有。”
“既如此,打道回府吧。”
“这就回?”
“初霁打算在此留宿么?”
“世子殿下就知道打趣,奴婢的意思是,已是正午了,该用膳了。”
李峻这才发现已是饭时,自己同广善方丈相谈,竟忘了时辰。
“那就吃些斋饭吧。”
“斋饭?”初霁瞪大了眼睛,“都是素的,有啥吃的?女婢还在长身体。”
言毕,初霁挺了挺胸脯。
李峻望向初霁,不禁发笑,这初霁年纪不大,却是胸口微丰,此等胸怀在王府之中已位列前三名,若再长两年,让王府其他丫鬟情何以堪。
见李峻半晌不语,初霁抬起头,正与李峻对视,霎时红了脸,赶忙低下头。
“世子殿下,你……”
李峻转身走出东厢房。
“只有斋饭,爱吃不吃。”
初霁嘟囔着嘴,说着心中不满,见李峻走远,赶忙追上。
两人在斋堂吃了些斋饭,便赶下山,路过半山腰时,并未发现清远小和尚。
下了山,两人乘着马车,半个时辰,便到了王府。
王府门口小厮,见马车前来,赶忙上前牵马。李峻下了马车,叮嘱初霁先回,便径直走向李庚书房。
此时,李庚正在书房,拆看飞燕楼送来信件,见李峻前来,抬起了头。
“扶云寺去过了?”
“是。”
“此行如何?”
李峻便将今日之事尽说。
李庚闻之大笑。
“如此甚好,那广善方丈如此行径,也不枉为父每年花费万两香火钱。”
李峻又将昨夜柳依依之事尽说。
李庚闻之,微微皱起眉。
李峻见状,忙道:“父亲,孩儿此举可有不妥?”
李庚摇了摇头。
“峻儿能有如此心思,为父自是心满意足。”
“那父亲为何愁眉不展?”
李庚叹了口气。
“峻儿是聪明人,为父只怕聪明反被聪明误,人人皆有弱点,是故,布局者可使其为子,然布局者亦有弱点,若非沉着冷静,必然遭棋子反噬。”
李峻闻之,不禁点了点头,如师父杨保、义兄李智之类,皆是沉着冷静之人,喜怒不形于色,好恶不言于表,悲欢不溢于面。是故,腹有良策、坐怀不乱。
“孩儿知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