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周礼的漏洞

“礼制的颁布,让华夏大地从法理上告别了血腥时代。”萧盼盼试着说明道,“但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礼制和分封制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不太清楚你们对这段历史的理解,所以我试着讲述一下我的理解。”

“请说。”孔子也很想知道后人怎么看待这段历史。

“事实上周武王灭商后的第一次分封,是十分粗糙的,被特别记下来的封国一共有十六个,四大类。第一类是远古圣王的后裔,比如禹的后裔为杞国国君。第二类是功臣诸侯国,比如吕尚的齐国国君,第三类是殷商后裔和其监督者,第四类就是血亲诸侯。”

孔子回想了一下历史,点了点头,大约认可了这样的划分。

“至于剩下的一百多个封国,其实大多是在周灭商之际,在权力真空的环境下实现的自立封国,然后他们按照传统认可了周王朝这个新的天下共主。”

萧盼盼摊手,“这反映出的历史现实是,周朝建国初期依旧采取了夏,商的模式,只要你承认我,我就承认你。”

“但这种模式的隐患武王自己是经历过的,所以他常常夜不能寐,然后让周公和箕子陪他一起熬夜,复盘自己的建国过程,试图迭代新的打法,转换赛道,实现业态升级。总之就是一句话,不能走老路。”

孔子露出了苦笑。

“武王在灭商两年后就死了,所以没有时间去解决自己担心的问题。之后发生了什么就不用多赘述了,周公站了出来平定了周王朝内部贵族和殷商部分遗民联合的叛乱。”

萧盼盼顿了顿,“这里值得说一下的是,在周公平定这场叛乱时,顺手开展了对东夷族群的东征。”

“这个族群是在商朝末期时被阶段性征服的,这个部族也认同商为自己的宗主国。但这种认同不会因为周灭商后,自然的转嫁到周王朝的身上,所以周王朝内部的叛乱一爆发,这个族群就参与到了其中。”

“周公的这次东征实际上是将巩固政权和族群融合放在了一起来做,这本身也是对初建的周王朝的一次大考。”

听到这的始皇帝暗暗的在心里感叹,大秦没有考过啊。

“整场平乱战争持续了三年,周公消灭了五十多个参与叛乱的东夷族群,雷霆般的处决了武庚和管叔,另外蔡叔也被流放,但该做的事并没有结束。在这次重新安定天下后,周王朝才实现了自己真正意义上的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