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此时的朱高炽已经完全陷入到了自己内心的巨大动荡之中,完全没有注意到自己父亲的那抹眼神。
“嘉靖时期,协助张璁变法的霍韬也评价过,世传三杨入阁,极一时勋名之盛,不知三杨坏我太祖之法已多矣。上下要安,苟且度日,卒始正统之乱。”
不要再说了。朱高炽在心里默念道。
“弘治时期,主管边地的大臣马文升也给出过自己的态度。言天下之安危系武备之修否,我太祖高皇帝以武功定天下,凡私役一军,私借一马者,皆有重罚,虽有兴三造竟不劳军,三十馀年海内晏然。”
“太宗文皇帝迁都北平,于武备尤为注意,故出塞千里,胡虏远遯。宣德以来武备渐弛,迨至正统,民不知兵,所以有土木堡之败迩。”
萧盼盼摇头一叹,“连当时隔壁的朝鲜棒子都觉得这对父子言过其实,特别是朱高炽在处理安南问题上的表现,让他们觉得这个皇帝毫无胆气。”
“因为安南最终难以收拾的原因之一,就是他在当时明军占据巨大优势的情况下,下令让前线的将领用仁义去招降。”
朱高炽的身形已经有些维持不住了,他笔挺的坐姿开始变得佝偻。
“用我们当代史学界的定义来说,所谓的仁宣之治只是永乐盛世的余绪。实际上,仁宗在位只有一年,算不上一个时代,宣宗只在位十年,基本上只是个守成之君。”
萧盼盼又用一句话惊到了几乎永乐时代所有的文武官员。因为她这次彻底实锤了朱高炽和朱瞻基的短命。
其实这件事,很多利益相关之人都隐隐有些察觉,但都下意识的选择了回避。现在被萧盼盼直接公布出来,自然让很多人都无法接受。
比如张氏就当场晕了过去,徐皇后更是顿时间心绪难平,脸色惨白。
朱棣命人将张氏和朱瞻基一起带下去好好照顾,自己则牵起了妻子的手,给予了无声的安抚。
徐皇后毕竟是经过大风大浪的人,虽然此时她心疼无比,但终究还不至于到情绪崩塌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