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朱元璋和朱棣这对父子,皱着眉头,看着光幕里的萧盼盼,不约而同的觉得这女子说得倒是轻巧。
“在选择何种策略上,整个大明朝堂的反应是比较一致的,那就是必须打。”萧盼盼赞许的点了点头,“这是正确的选择,因为这个时候和谈,本质上就是认输,以后也先只会变本加厉。能做出正确的战略决策,说明大明朝堂上的明公们还是清醒的。”
听到这的朱元璋和朱棣这时才眉头舒展,纷纷在心里吐槽这丫头说话还是那么一贯的喜欢闪人。
“但在怎么打的问题上,出现了分歧。在大臣们看来,这种边境危机是一种历史常态,只需要派遣得力干将前往,三军用命,获胜的几率是很大的。可朱祁镇想御驾亲征了。”
萧盼盼搓了搓脸,“亲征这事吧,是你们老朱家的传统了,其实也是好事,毕竟没有几个皇帝能真正搞明白什么是将从中御。”
“但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朱祁镇没有意识到此时的瓦剌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甚至没有意识到大明国力其实已经开始由强转弱了。”
“必须明白的一点是,经过对西南和东南的两场大规模军事行动,朱祁镇是已经握住了军权的。”
“不管是天然帝党的武勋,还是投靠了王振的兵部尚书王骥,都代表着朱祁镇不需要用亲征的方式来抓住军权。”
“也就是说,朱祁镇这时是一个绝对的实权皇帝。”
“综上所述,此时的朱祁镇执意亲征除了能刷一下功绩之外,本身是起不到其它政治效果加成的,因为不需要。”
萧盼盼耸了耸肩,“面对只有二十二岁的皇帝要亲征的消息,当时的吏部尚书王直,兵部尚书邝埜带着一众大臣反对。而张辅对此保持了沉默,原因我之前已经说过了。”
这个名字的出现,让朱棣又是忍不住一叹。
“朱祁镇执意亲征的另一个重要参考就是情报上的失真,即也先的人马不过三,四万人的样子。朱祁镇算了一下字面账,觉得这把是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