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萧盼盼摊手,“朱祁镇在没有出发前,就已经输了先手。”
这组数据让朱元璋和朱棣都胸闷不已。特别是朱棣,多久没有见过草原部族能实现这样的总动员了。自从王保保死了之后,草原方面,能调动的兵力也不过三,四万人的规模而已。
“必须承认,也先是一个强大的敌人,他为了此战准备了多年,其自己控制的中路军旗下就有不下三万人的瓦剌精锐骑兵,而且为了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他携带了大量的牛羊。说白了,这不是一次临时起意。”
“明军方面,先是情报的大面积失真,甚至说失灵,接着是整个指挥系统的混乱,最后就是仓促的出兵。胜利的天平正在往敌人的一边倾斜。”
朱棣此时真的理解了传承的作用,朱瞻基早亡,直接导致了这些事情根本没有人教给朱祁镇,导致他连最基本的军事常识都没有。
“朱祁镇的行军速度很快,十六日出发,当晚到唐家岭,十七日到达龙虎台,十二天后,七月二十八日到达阳和城。”
“之前已经说过,这里的大明军队吃了一场大败,当时的战场也没有打扫,所以进入大明军队眼里的是尸横遍野,无数腐烂的肉块堆叠在一起,光是尸臭的气味,几里外都能闻到。真的是群鸦的盛宴。”
“这样的场面,对已经二十多年只打过治安战的三大营士兵造成的心理震慑是不小的,甚至出现了逃亡现象。”
朱棣询问了一下萧盼盼什么是治安战,得到答案后,他一时间也是哭笑不得。自己打出来的基本和平居然为军队的大军团野战能力下降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着实是一种黑色幽默了。
“在确定了前线的真实战况后,朱祁镇并没有对自己的贸然出兵进行任何调整,而是有些意气用事的想要继续寻求跟瓦剌主力的决战。但和所有时代中原王朝北伐时一样,我们很难找到敌人主力。”
“因为此时的也先已经带着瓦剌主力消失了。这是骑兵的常规作战套路,利用广阔的战场空间和骑兵的机动性来反复拉扯,最后找到战机,实现优势情况下的决战。”
“顺带一提,朱元璋先生,您洪武五年的北伐,徐达在岭北败于王保保的原因也是这样。”
徐达认定,这一次自己要宰了王保保。
“面对这样的情况,朱祁镇带兵一路赶到了大同,在这里王振见到了大同的镇守太监郭敬。此人不是一般太监,是四朝太监,是从您这个时代活到正统时代的太监。”
朱棣一怔,他还真不知道这个郭敬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