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回信

同日赵伦返回黎阳,带回冀州的任命:黎阳县尉田钧秉忠执义,蹈锋履刃,有大功于河北。授陷阵都尉一职,以兹勤勉。

田钧嗤之以鼻:陷阵都尉,名为都尉,却与太守的属官都尉大不同,实则是低阶的军职。其权力大小,与田钧目前的县尉一职并无多少差别。而且陷阵二字,有讥讽田钧粗鄙武夫之意。

不想自己的赫赫武功,最终连个校尉都换不来。田钧遂大怒,固辞不受,拂袖而去。

李庙见状,知道田钧是故作姿态。于是拉过赵伦,急忙问道:“可是大将军府一众从事存心刁难,对公子刻意打压?”

“某人微言轻,实不知也。”

赵伦去一趟邺城,除与审配面谈之外,再也没有被其他高级从事约见。便是荀谌、郭图二人,也是看在田钧的面上才有幸得见。

不过出城之前,许据私下找他会晤,告知了一些不为人知的状况。才知道因为田钧的功绩与封赏,冀州诸府连日来争议不断。

但这也恰恰说明,关于陷阵都尉一职,大将军袁绍是刻意为之。

赵伦不清楚许据的消息从何得来,但见许据如今已升任魏郡典农都尉一职,心中唏嘘不已:田钧一番出生入死,才换来一个小小的都尉,尚且不如在魏郡屯田的许据,的确令人寒心。

“听闻大将军袁绍见到朱灵、史涣首级之时,喜不自胜,当即就要表公子为建义校尉,都督黎阳、荡阴军事。”

“然长史逢纪,与诸从事审配、许攸等人,当场反对。虽有荀谌、郭图两位据理力争,但大将军左右不定。期间辛毗、辛评两位从事未做表态,此事于是搁下。”

“次日,监军沮授与崔琰、陈琳、牵招等人联名上书,说黄沟决堤有可疑之处,怀疑是公子所为。大将军震怒,因此许了一个都尉之职。”

哦,原来如此?

李庙点头称是,事情牵涉到掘黄沟,那么给一个都尉之职也就合情合理了。

但是洪灾之事,乃伤天害理、有亏名德的丑事,决不能让田钧背负。否则田钧想在河北立足,只会难如登天。

好在袁绍并未派人一同前来追查,可见此事只是处在猜疑阶段。既然没有真凭实据,又是荀谌负责调查此事。这其中,也就好做文章了。

李庙知道田钧一定躲在里屋旁听,便有意问道:“曼英在邺城,可曾受到诸从事召见?”

“不曾!”

赵伦摇了摇头,将与审配会面一事隐去,说道:“只按公子吩咐,将两封手信分别投与郭兵曹和荀参军。”

说罢,从怀里摸出一节竹筒,两头封蜡尚且完整,想来没有被窥视过,交到李庙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