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良倒是没有隐瞒,房中就只有他们两个人,说话也随意了些。
“适才各曹也都说了各自主官,小弟文学曹与奏曹分属简中郎主管。简中郎为人豪爽疏狂,不拘礼节。也很少来官署上值,可以稍后等他来了再去拜见也不迟。
伊中郎为人方正,做事精明细致。不过他出身不高,虽位居子初兄之上,稍后过去平礼相见即可。
孙中郎乃主公徐州时延请之士,名士郑玄郑康成公弟子,极重礼仪。子初兄不可慢待。
至于糜中郎,小弟也不用多说了。子初兄所领军粮事务分属糜中郎主管,一应事务须得听他示下才可。”
马良话中意思很明白,把四位上司背景、性格脾气说的清清楚楚。
简雍不太管具体事务,还经常出使各方,等他来上班了再去见见他就行。
伊籍是个做具体工作的人,出身地位不高,李源不需要低声下气的取拜见他。否则可能适得其反,让人觉得自己不懂尊卑。
在汉朝,这是一件很操蛋的事情。
汉朝人非常注重礼节和上下尊卑,上下级官员之间有着严格的礼仪规矩。
但矛盾在与更注重出身地位。
士族地位很高,就算穷的一无所有的人,如果他祖上三代当过官,那就是士族。
而那些家缠万贯却没有官员身份的人,却与普通农民一样,叫做寒族。
不管士族再穷困潦倒,见到寒族就是高人一等,寒族必须向士族见礼,好吃好喝招待他。
连对方辱骂他都不能还口。
但是士族也分等级的。
祖上三代做过三公这类高官的身份最高,特别是上推三代每一代都是三公级别的,那就叫做世家,士族中的顶级豪门。
家中嫡系子弟出去,就算白身没有当官,见到太守一级的官员,尤其是对方如果是经过他家里长辈推荐才当上官的,是他家门生故吏,便只需要平礼相见。
甚至很多时候太守还得对他行拜礼相见。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当初袁绍就任渤海太守,属于冀州牧韩馥下属官员。
但因为韩馥是袁氏门生故吏,所以每次与袁绍见面总是位居下首,以袁绍为尊。
一段时间以后还把冀州牧位置让给了袁绍,自己避居到徐州去了。
像韩馥这样的例子绝非个例,对于汉朝人来说,这才是士族之间该有的规矩。
所以见伊籍,并不需要照着见上官的礼仪拜见,只需平礼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