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载坖如此打算就是准备给大明人一点小小的震撼。
准确是京师人一点小小的震撼。
已经大面积雇佣劳动力进行手工作坊生产的事情江南地区早就成了风尚,尤其是在无锡,苏州等地各种各种的产生模式都是蓬勃的发展着。
这一现象还被后世在一段时间内描述为“资本主义萌芽”,只不过随着后来人意识形态的发展,渐渐这一说法也被摒弃。
但是这并不妨碍大明已经出现类工业化的趋势。
因为工业化的最大显著特点之一就是成规模化,流水线化的生产标准件产品。
现在京师这边虽然也有这样的作坊,但比起江南那种动辄几百人几千人的大型作坊,显得还是有些粗糙了。
以助于现在京师虽然是大明的首善之地,但京师的一应吃穿用度却都要依靠江南才能活的滋润。
关键这么严重的问题,大明居然可以“视而不见”三百年,从来不想着积极开发以京师为中心的产业升级。
难道就因为京师太过靠北,所有的力量都要集中于防御北边游牧民族,以至于忽略了产业的谋划和进步吗?
但这在朱载坖看来好像也不是这么回事的。
京师自永乐年间开始作为大明两京之一,也起到极大的人口聚集效应。
现在的京师常住人口,虽说没有仔细统计过,但至少也有七八十万之众。
如果再加上顺天府所辖的十几个县人口,京师人口轻松可以上一百好几十万的。
如此庞大的人口体量想搞什么样的产业搞不起来?
毕竟工业发展的基础就是人口,这么多的人浪费在原地不动,简直就是暴殄天物!
要知道京师的粮食供应从来都不是自给的,都是靠着那条联通南北的运河运来的漕粮过的。
所以朱载坖很纳闷这一百多万的人口到底在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