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徽三年十一月十八,天气难得的不错,无风无云,太阳也难得的给足了面子,倾泻出一缕暖阳,淡淡的光辉泼洒在青砖黑瓦之上,反射出丝丝光芒出来。
永徽这个年号与历史上唐高宗李治所用的年号完全相同,而它的拟定者正是以长孙无忌为首的那些辅政大臣们。
之所以会选用这个年号,其深意在于表明新朝将会延续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所开创的贞观之治,未来的治国理念仍将谨遵李世民的遗训以及治国方略。换句话说,李承乾这位新帝需要在其父皇李世民设定好的框架之中去治理整个国家。
然而,不得不提的是,这或许算得上是长孙无忌在黯然下野前所留下的唯一政治印记了。
可令人唏嘘不已的是,就在刚刚拟定完年号没过多长时间,李承乾便开始清算起过往的旧账来,毫不留情地将长孙无忌逐出了朝堂。
至于李承乾究竟是否真正继承并延续了先皇的治国思想,目前尚不得而知;但可以确定的是,长孙无忌本人显然未能如愿将自己的理念得以贯彻实施。
此时此刻,那位曾经权倾朝野的人物恐怕正在遥远的西藏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每日沐浴在阳光之下,汲取着天地间的精华之气,宛如一位逍遥自在、不问世事的老年旅游达人。
只是这件事情对于他个人而言到底是福是祸,实在难以评断。毕竟,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随着时间的推移,短短不过三年光阴,朝堂之上有关长孙无忌的种种痕迹已然快要消失殆尽,就好像被人刻意抹除掉一般。
崔尧携夫人安步当车的出门而去,跨过坊门,斜斜的穿过大街就到了鸿胪寺门口,崔尧看到里面有人要打招呼,于是停下脚步挥了挥手,指了指里面,然后点头错了过去。
“那是谁呀?怎么你哪哪都有认识的人?”
“我哪知道?看着面善的紧,却想不出来哪里见过。”
“不认识你打什么招呼?”
“礼多人不怪,只是我认不出他,人家肯定认出我来了,不点个头显得多不礼貌?”
“就你怪话多,不知道哪来的这些门道。”
“我就当夫人是在夸我。”
二人闲谈几句,就见到有内侍在宫门口候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