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秋收!

“回殿下的话,俺家二十亩地,收了能有两千多斤大豆。”

李彻微微颔首,古代大豆的亩产量,受到农业技术、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唐宋时期,一亩地也就能收一百斤大豆。

朝阳城外这片地刚刚开垦出来,又不是黑土地,能达到这个产量已经算是丰收了。

“不错,再接再厉,明年本王送你们一些更高产的种子。”

“哎呦。”李二蛋连连鞠躬,“多谢殿下,多谢殿下。”

李彻笑着点了点头,摆了摆手。

如今的朝阳城百姓对李彻奉若神明,对他的话更是深信不疑,这也免了他推广新种子的麻烦。

种在王府后院的那些种子,基本都长成了。

其中百分之七十都能适应关外的气候,包括李彻最期望的玉米。

而让李彻倍感意外的是,棉花竟然也能成活,而且长势还算不错。

在他的印象中,种棉花最出名的地方是新疆,东北到底能不能种棉花,心底一直没数。

他不知道的是,辽宁植棉的历史其实很久了,甚至可以追溯到400多年前。

种植区主要分布在大凌河、小凌河、绕阳河、女儿河等流域的冲积平原上,能够在较短的生长期里取得良好的收成。

明年开始,这片地就不会种豆子了,而是以玉米为主粮,棉花为经济作物,其他蔬菜、作物为辅。

李二蛋一家子走过,李彻又看向后面的人,耐心地挨个问询。

百姓自是不会隐瞒,一五一十地将亩产报出。

身旁的秋白握着毛笔,将一条条数据飞速记录下来。

李彻心中有了一个大概的数字,这批豆子的亩产应该在100斤到120斤之间。

的确算得上是丰收了,这收成比关内大部分地区都高多了,主要还是因为关外没受灾。

源源不断的大豆被收割下来,百姓们留下自家吃的部分,剩下的全部卖给了奉国府衙。

李彻事先说过,百姓们可放心耕种,不管收获多少粮食,自己都会平价收购。

大豆这东西浑身是宝,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是重要的农作物,甚至还当过主粮。

直到稻子、麦子等禾谷类作物被广泛种植,大豆才开始转变为调味品和辅粮。

李彻花钱从百姓们手中买来大豆,自然也不会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