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修灯多少钱?

大清的故事 云海瑞 2226 字 1个月前

其实,乾隆这么做,自有他的深意。他深知,治国如治家,细微之处见真章。父亲雍正皇帝在位期间,就以勤政闻名,对任何事情都要求精益求精。乾隆继承了这一点,即便是继位之初,他也绝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在他看来,三百两银子虽少,但背后反映的问题却不少。如果官员们连这点钱都能随意挥霍,那国家财政岂不是成了他们的私人金库?

乾隆皇帝一看,眉头紧皱,心里暗想:“修个灯具,怎么要这么多钱?这不是抢钱吗?”他拿起奏章,反反复复看了好几遍,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于是,他决定派督察院下去调查,看看这钱到底花在哪里了。

督察院的人马到了工部,一番调查下来,果然发现了猫腻。原来,这些官员们借修缮之名,中饱私囊,虚报账目,把三百两银子装进了自己的口袋。督察院立刻将情况上报给乾隆皇帝。

乾隆皇帝听说后,气得拍案而起,下令将所有涉案官员押到宫中审问。这一审,结果让人大跌眼镜——不仅是一般的小官吏,就连堂官儿,也就是那些尚书、侍郎,也全都卷入其中。乾隆皇帝心想:“好家伙,你们这些堂堂的高官,连这么点小钱都不放过,真是‘富有沧海,还把一粟贪下’啊!”

于是,乾隆皇帝大发雷霆,下令将所有涉案官员严惩不贷,有的降职,有的流放,更有几个领头的被砍了脑袋。这一番雷霆手段,让整个朝廷都为之震动。

满朝文武大臣们纷纷议论,年轻的乾隆皇帝虽然年纪轻轻,但绝非等闲之辈。他不仅心思缜密,办事精明,而且下手狠辣,令人敬畏。从此以后,大家对乾隆皇帝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从之前的轻视变成了敬畏,生怕自己不小心触了他的霉头。

乾隆皇帝通过这一事件,不仅整肃了朝纲,还树立了自己的威信。从此,朝廷上下风气为之一新,官员们再也不敢轻易贪污受贿,乾隆皇帝也因此赢得了“明君”的美誉。

于是,乾隆爷下了一道圣旨,里面写道:“凡有工程,先估后领,不许交还。”这话听起来简单,却是直击要害,让那些想动歪脑筋的官员们无处遁形。

圣旨一下,宫里宫外立刻炸开了锅。大臣们私下议论纷纷,有的说:“这下好了,皇上动真格的了,咱们得小心点儿。”也有的摇头叹气:“唉,皇上英明,我们这些小吏怎敢欺瞒?”

没过多久,乾隆爷又发现有些堂官儿居然以为他老人家不懂政务,妄图用花言巧语蒙混过关。这下可把乾隆爷给逗乐了,他笑道:“这些个奴才,真是越来越有创意了。”

随即,乾隆爷再次下旨,语气严厉但不失幽默:“该堂官儿等,竟以朕为不谙事务,任意饰词蒙混,甚属乖谬!”

此话一出,整个紫禁城都安静了。大家都知道,皇上这是在警告所有官员:朕可不是省油的灯,想要在朕面前耍滑头,门都没有!

这一招,看似是为了太庙修灯的小事小题大做,实则是乾隆爷精心布局的一盘棋。他要用实际行动告诉所有官员:朕的眼睛是雪亮的,任何企图蒙混过关的人都将付出代价。

从此以后,朝中风气大为改观,那些原本想投机取巧的官员们再也不敢轻举妄动。乾隆爷的这一番操作,不仅树立了自己的威信,也让大清朝的政局更加稳定。

后世史学家评价此事时,无不感叹乾隆爷的高明:“表面上看,这只是一个小修缮工程的费用问题,实际上却是乾隆帝巧妙地利用这一机会,整顿朝纲,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

乾隆四年,工部上书说太庙里的灯需要修缮,预算三百两银子。这事儿要是放在平时,对于家大业大的皇家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连眼皮都不会眨一下。但是,乾隆皇帝却对这笔“小钱”格外上心,不仅降罪于工部的官员,还斩了几位领头的。这可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难道堂堂一代帝王,竟会为这点儿银子斤斤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