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楷稍作准备,就带着几个士兵,离开易京,骑快马向济南东平陵而去。不过,他会取道,先去一趟渤海南皮,否则有可能错过了。他担心陈炎就在南皮,还没有回东平陵。
……
冀州渤海郡南皮,建安三年(193)十一月上旬。
处理好渤海战后之事后,陈炎率领大军往东平陵而去。到了中旬,他才回到东平陵。此时,天已经很冷了,济南还没下雪。
这冬季一到,陈炎最关心的莫过于白叠了。两百亩白叠已经采收,只是产量略低,一亩只产了两百多斤,总产量四万多斤。
早在出兵之前,陈炎就安排杜袭和国渊,白叠采收后,先赶制一千件白叠衣和若干白叠被,分发给治下各级官员,就当是官员福利。冬季照样赶工,制出的白叠衣,先存放到库房里,待他回来,再分配一定量到军中。
白叠脱籽后,要把白叠籽放好,到明年春继续扩大种植。陈炎稍稍计算了一下,每年都扩大种植,五年后,所产的白叠就可以满足青州人的需求了,可以做到青州人每人一件白叠衣。
今年是首年收获,因种得太晚,收获也晚了,已无法在冬季来临之前全部制衣。所以,他也不打算外卖。
他嘱咐国渊,明年要早点种,最好二月底就要种了,等到七八月收获之后,才有足够的时间去制衣和售卖。
陈炎又趁着寒冬来临前,去了一趟乐安博昌,巡视了一下盐场。冬季缺少阳光,盐场改晒盐为煮盐。相对于晒盐来讲,煮盐对柴火消耗要求极高,在工序上更为复杂,效率有所下降,产量也有所下降。当然,因战乱之故,盐属于稀缺物品,价格较高。即便是煮盐,也是有比较可观的利润的。
不过,从盐工的嘴里,陈炎得知盐场今年改进了晒盐的工艺。据说是某个盐工从徐州广陵来的,引进了广陵盐渎县盐场晒盐的一种工艺,称为板晒。
要知道,自古以来,广陵郡盐渎县就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制盐之地。因制盐扬名天下,后来干脆连地名也改成盐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