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排水问题

于是,她看向季家人,眼神中带着询问的意思,说道:“咱们暂时按100人到150人的基地规模来考虑,大家觉得可行吗?”说完,就用充满期待的眼神看向季家人。季家人互相看了看,略作思考,见无人提出异议,季子然这才放下心来,接着便有条不紊地安排起接下来要讨论的事项。

“末世中最大的浩劫就是洪涝灾害和海平面上升,这是大家都明白的。咱们的基地若要稳固存在并保障大家安全,就得先考虑基地的排水问题。爷爷,您阅历丰富,见多识广,您先来谈谈您的看法吧。”季子然恭恭敬敬地把话题引向季安邦。

“哼,少在这儿拍老头子马屁。”季安邦嘴上虽这么说,但刚刚才经历过激烈的讨论,虽然当时的情绪已经平复,不再生气了,可对孙女这种讨好的低姿态还是挺受用的。

他清了清嗓子,缓缓说道:“我觉得可以参考福寿沟的排水设施建设,然后在基地外面挖一条护城河。你们可别小看福寿沟的排水设计,那可大有学问。把它参考进来,再配合外面的护城河,这样好处很多,护城河既能形成抵御外敌的防御工事,又能在排水方面对基地内部有所帮助,可谓一举两得。”

“福寿沟?是那个三面环水的赣州古城吗?”还没等季子然发问,季子期就好奇地率先开口问道。他的眼睛里闪烁着求知的欲望,这个概念他似乎有些耳熟,但想知道更确切的答案。

“没错,就是那个福寿沟。你小子不是本科学道桥的吗?怎么,对这方面也有涉猎?那你来给家里人讲讲吧。”听到季子期的疑问,季安邦不禁升起考教年轻人的心思。

他心想,这孩子听到福寿沟有反应,那就看看他到底了解多少,如果真懂,对家族来说也是好事,日后在基地建设上说不定能贡献更多智慧。

“去赣州古城旅游的时候,听当地导游介绍过。”季子期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似乎对自己只是旅游时听闻而非专门深入研究过感到羞怯。

随后,他整理思绪,开始介绍:“赣州古城三面环水,被赣江、章江、贡江环抱,过去水患频发。北宋年间修建的福寿沟是了不起的工程,它是赣江古城的地下砖石排水系统。其规模宏大,原始长度至少达12.6公里。

主沟的宽度在0.7到1米之间,高度在1.1至1.35米之间,结构为青砖拱卷顶、砖石侧壁,底部平整。福寿沟的设计很精巧,它根据古城内不同区域的高低地势,修建了大小各异的沟渠。利用地形的高差,让雨水和污水能自然流向排水口,还能加快水流速度,从而快速排出城内积水。”

季子期的嗓音青涩又低沉,就像一位讲述古老故事的年轻学者,一时间季家人都沉浸在他描绘的场景里。季子期似乎觉得只靠描述不够直观,他打开电视,用手机投屏福寿沟的平面图,指着投屏画面继续介绍:“福寿沟还有个特别之处,它和城中近百个水塘相连。

大家可以把这些水塘想象成‘海绵’,当降水高于沟渠水位时,你们看,城内会将雨水暂时存于这些水塘中,就像海绵吸水一样。水位下降后,雨水再通过福寿沟排入江水。

而且这些水塘的作用不止于此,它还能美化环境,想想看,有塘的地方风景肯定不错。它还能净化污水,有一定环保功能,也可以用来养殖水产或者进行简单种植,还有消防等作用。这样一整套下来,不就形成了非常完善的城市排水、蓄水生态系统了吗?其实这也是宋代海绵城市的雏形。”

季子期略微停顿,像是给自己所讲内容分个小段,之后将画面切换到城墙小窗排水视频,这时大家都更加专注地看着屏幕,他接着介绍:“更妙的是‘水窗’和沉降井设计。福寿沟内每隔40米有一个比沟底深30厘米的沉降井,这个设计特别实用。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样便于垃圾自然沉降和清理,垃圾随水流到沉降井就会沉淀在那儿,方便我们定期清理,不会堵塞排水通道。

在城区与江水连接的出水口和城墙上设有‘水窗’,这个设计更绝。当江水水位高于排水沟水位时,水窗自动关闭,可避免江水倒灌进城;当城区水位高于江水位时,水流会冲开水窗,将洪水排入江中。这种设计能有效避免江水倒灌这种严重情况发生。而且大家知道吗?赣州古城墙高达10米,那些墙缝都是铁水浇筑的,非常坚固,不管多大洪水都能抵御得住。”

听完季子期这般详细的讲述,季子然眼前一亮,她像发现宝库钥匙似的兴奋地说:“这个思路的确很适合我们的基地建设。子期你说得太棒了,那还有其他可参考的经验吗?咱们不妨多想想,毕竟基地建设关系着大家的未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们像福寿沟那样在基地建上百个水塘不太现实,毕竟我们的基地和古城情况差异很大。但我们可以参考故宫内金水河和龙头排水的设计。

你们看,金水河可以和城外护城河打通,这时我们通过建设控水阀来调节水量,这种设计很灵活。下暴雨时,我们能快速排水,不让积水影响基地;平常天气下,可以让水池维持一定水位,还能保证景观效果。

至于龙头排水,就是参照故宫的排水兽设计,大家应该或多或少知道故宫排水兽的样子吧,通过排水兽内部的大空间,让栏板底部雨水快速汇入进水口并排出,如果真能实现,到时候说不定还能形成‘千龙吐水’的奇观呢,既有实际排水功能又有观赏价值。”季怀声急忙提出建议,他眼里也闪烁着对基地建设的热情。

“果然,在极端条件下,现代科技不一定可靠,老祖宗的智慧却永远闪耀。”听完,季子然不禁感慨道。她觉得现代科技虽发达,但面对这些古老又成功的排水设计时,确实应向古人学习智慧。

“说到现代科技,我们其实也可以准备些抽水泵。现代科技毕竟有它的优势,必要时还是能派上用场的。而且要是按照然然所说建地下堡垒的话,我们排水沟渠下方最好采用铁水 - 混凝土 - 铁水三层浇筑结构,这么做的目的是有效防止水流渗入地下堡垒。

另外,我们要考虑到未来可能遭遇的洪水、暴雪等极端情况,地下堡垒可能会成为我们的避风港、避难所,所以我建议地下堡垒四面也用三层浇筑法建成密闭空间,只在上方保留通风口,这个通风口也采用类似水窗那样巧妙的设计。

然后在地下堡垒内部安装制氧和新风系统,这样就算大家长时间待在里面也不用担心空气质量等问题。”林澜适时地说出自己的见解,他边说边比划,仿佛脑海里已经有了这个地下堡垒清晰的构造蓝图。

“好,那我们就先按这个规划来计划,子期你学建筑材料学的,回学校后记得和赵教授商讨下哪种建筑材料防水抗压能力最强,到时候咱们就按这个来进行浇筑。

至于排水系统,我们暂时按排水沟 + 内河 + 护城河 + 水窗 + 地势差的方式来,这是综合大家建议得出的,我觉得比较可行。不过呢,等选址问题解决后,我们再请专业人士来帮忙测绘。毕竟专业的测量和规划对我们基地建设也非常重要。”

季子然很有决策者的气场,她条理清晰地拍板决定。“顺带跟大家说一声,咱们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我的最高预算是1.5亿元,这个数字是我深思熟虑过的,当然其他的视情况而定,如果有特殊需求或者遇到意外情况,我们再根据实际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