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穹忍不住取来一张白纸,举起玉玺,想再尝试印个四五回,犹豫片刻,还是放弃了。

“丞相,朕所用的印泥可是价值千金。即使是地方官府公文所用的印泥,往往也是价比金银。用这东西去制作动辄几十页的书籍,只怕比人力成本更高,会赔个血本无归……”

印泥的制作过程太复杂了,而且需要好几个月才能出一点成品。

最无缺看着一脸不舍的帝王,忍俊不禁。

“如陛下所言,用印泥去印制书籍,显然是不现实的。臣只是猜测,此子能够轻易拿出一万套书籍,应该是掌握了某种类似的技术,可以压低成本,直到有利可图!”

拓跋穹的神色逐渐凝重。

按照拓跋澄汇报的书价,四书五经九本,两种识字读本因为页数较少而打包出售,算作一本,相当于平均每本书售价最多只需要半两银子,约五百钱,还不到手抄书价格的一半。

“朕明白丞相的意思了,朕必须防备此子利用廉价书籍冲击本国经济。但目前想要夺取对方技术的话,无异于痴人说梦,所以朕必须暗中派人研究,能够取代印泥的廉价品,至少要把一本书的成本压到四百钱……”

最无缺摇头:“四百文的话,此子若是选择降价出售,陛下好不容易组建的书坊,也可能亏个血本无归。最好,是把成本压到二百钱以内!”

“试试吧,总好过从此本国书业仰人鼻息。”拓跋穹有些头疼了。

二百钱,属实有点强人所难了。

毕竟,他和最无缺对这种技术仅有的理解,就是可能与盖章类似而已。

“臣认为,目前可以让拓跋澄先卖一次书,观察这些垄断书业的世家反应,顺便让拓跋澄探一探梁萧的口风。此外,拓跋澄此举势必得罪这些世家,也算是为陛下转移矛盾,吸引世家注意。陛下以前最担心的,不正是皇族子弟与世家子弟走得太近,慢慢被世家渗透?”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廉价书籍也确实有利于陛下培养人才,陛下应该趁早收购书籍囤积。当然,陛下最应该自研技术,同时继续关注梁萧其人,了解沛郡动向,适时应对。”

拓跋穹微微颔首,目光凌厉。

“世家,是该敲打一番……”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世家大族,并非只是武朝才有的弊病。

西秦能够入主中原,从武朝和匈奴那里抢夺领土,其实也离不开这些世家的支持。

本国的世家同样根深蒂固,已有门阀之势,毕竟国内没有足够的非世家人才填充各级官吏,全用寒门子弟也不够,而且寒门子弟一样可能成长为世家大族。

他作为一代雄主,就算制得住这些世家门阀,也必须防止自己的子孙被他们架空,甚至取而代之。

君臣二人多年默契,短暂交谈,便已议定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