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虏伯C80 75毫米野战炮,最大射程6000米。
除了射程,精度和射速上区别也不小,毕竟70毫米青铜炮是东瀛自产的。
工业化之初的产品,都会有许多问题,不然东瀛也不会用价格高昂但技术要求较低的青铜制作火炮了。
轰轰轰……
几分钟后,位于前线的57山炮率先发起反击。
东瀛的火炮阵地在他们目视范围以内,距离不足两千米。
因为极限射程上精度得不到丝毫保证,所以此时的火炮阵地距离前线都很近。
炮战持续了几分钟,远处升起一朵烟云,应该是东瀛某个火炮阵地殉爆了。
又开了一炮后,炮兵拖着大炮匆匆离开了阵地,这处阵地已经暴露,需要更换。
果然,十几分钟后,东瀛的反击就到了。
又是一波炮击后,炮声渐歇,东瀛陆军排成队开始进攻。
炮战说的热闹,但由于双方都是架退炮,其实没打多少炮弹。
毕竟炮战中,炮手肯定会恐惧和分心,加上经常在转移阵地,自然没有多少时间开炮。
“仅仅如此吗?”
刘庆森皱着眉头,就这个级别的火力准备,不像正式进攻的阵仗。
刘庆森怀疑这又是一次试探性进攻,或者佯攻。
“让前线注意一些,不要一次性暴露太多火力,严格执行作战守则。”
作战守则规定,重火力不可以长久的待在同一个阵地,特别是重机枪。
一旦开火,除非身旁有特别完备的野战工事,不然射击后十分钟内必须转移。
现在炮兵还没有这么发达,十分钟差不多。
说话间,东瀛士兵已经到达了四百米外,开始交替前进/掩护。
不是个人之间的配合进攻,而是一排一排的前进,一边前进还一边打排枪掩护。
“真是标准的兵线啊!标尺调到350。”
机枪排排长透过望远镜看了一眼远处,发出感叹。
“调好了排长,机枪状态都挺好的,水壶也装满了水。”
水壶里的水是用来及时补充进机枪水箱的,水冷机枪只要有水就能一直打。
问题是,对水的消耗比较大,得时刻补充。
“目标350至150米,开火!”
随着排长一声令下,主射手立刻摁下扳机。
没错是摁下,马克沁重机枪的扳机是摁下去而不是扣动的。
咚咚咚咚……
枪击来回运动,弹壳从抛窗抛出,炙热的弹头从枪管喷涌而出。
一个机枪排两挺重机枪,同时向着两侧东瀛士兵开火。
机枪并不是直愣愣的打正前方的敌人,而是斜向射击,配合其他机枪阵地,形成交叉火力。
这样的火力利用效率比对着敌人正面、机枪左右摇摆开火要高一倍多!
噗噗噗~
子弹击中肉体的声音连成一片,东瀛士兵也成片成片的倒下。
“妈妈!~~”
仅仅几分钟时间,幸存的士兵躲在石头后,土坑里,或者田埂下面,茫然的看着眼前的情况。
一些人开始抽泣,更多人是拔腿就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