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文官们最终也只能感慨太子殿下的运气了。
做完这些,已过了五六日功夫,苏州派出的清军也已巡完那些遭了“匪患”的县城踏上归路,而朱慈烺所定之策到现在才真正得以实施。
小主,
离开苏州之时,鄂尔都率着五千兵士,可回去时这五千兵士却成了三千,队伍中还多了许多装的满满当当的马车。
这一趟可谓收获颇丰,他不仅带回了数万两白银,更为大军弄来了四千余石粮食。
当然,这并不是全部,毕竟先前他手下的崽子们在各县都圈了不少土地,世家大族们若不想再来一次跑马圈地便得按着市价出些赎买土地的银子。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此时地价虽不如早年间那般值钱,可一亩好些的水田七八两还是要的。
以此算来,鄂尔都这一圈保守估计也得进账五六十万两。
至于说这笔钱会不会将世家大族们逼得铤而走险..........
笑话!
五六十万听起来不少,但平摊到各家身上也就万把两而已。
几十年来大明从上到下都将海上的生意做的飞起,哪怕近几年因着某些原因往来客商越来越少,但这么多年的积攒却也当到了一个极其恐怖的数额。
若说万把两银子于世家大族而言乃是九牛一毛,想来当是有些夸张,但鄂尔都有信心,这个数字绝到不了让他们铤而走险的地步。
他可不觉得“银子多的都没地方可埋”只是传闻而已。
“加把劲!明天回苏州每人赏银二两!”
这几日的江南正是梅雨连绵不绝的时节。
此时虽未下雨,但道路仍然泥泞湿滑的厉害。
眼见天色渐渐发暗,原定扎营之地却还有六七里之远,鄂尔都着急之余便给兵卒们下了赏格。
若说这赏格纯为激励士卒却也未必。
这一趟他毕竟赚了个盆满钵满,给兵卒们分上些汤水却也是情理之中。
只是这赏人却也有些讲究。
因事而赏,兵卒们大抵会觉得额真赏罚分明,但要是毫无缘由便直接发银子,说不得倒还会惯下些毛病。
此时许下二两,若他们表现好了,等回到苏州再寻个由头添上一两,三千名兵卒就需散出将近一万两,再算上给两个降军总兵的分润和各方的打点,少说也得花出去两三万两。
如此一来,哪怕他这一趟运回了几万两却也无人能够嚼舌了。
至于说另外那几十万两银子......
所谓财不露白。
聪明如鄂尔都怎会将自己的实底露在旁人眼前?
那几十万的土地赎买钱早就变成一张张赌债欠条藏在他的袖子里,待事情稍稍平息他便会想法悄无声息地将其转回北京。
“谢大人!”
“谢将军!”
“谢额真!”
赏格一下,无论八旗兵丁还是江北降军自然也比先前卖力许多,行军速度立时便快了一些。
虽说比起平日里还是慢了一些,但在押运这么多钱粮的情况却也算不得慢了。
按着常理来说,要将这么多货物送回苏州,最佳的方案当是沿淞江逆流而上。
可越靠近苏州便意味着离太湖越近,越靠近太湖便意味着残余明军出现的可能性越大。
鄂尔都手下这些兵卒不擅水战,若是冷不丁杀出明军船队,钱粮损失还在其次,他这一支人马说不得也得交代在这里。
而走陆路就不同了,慢是慢了些,但胜在安全。
哪怕明军来个万把人围攻,他在自己熟悉的战场上也有信心坚持到援兵到来。
“这破路怎这么多坑?”
鄂尔都看着费尽推车的兵卒们,心中一阵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