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建材和大棚

经过无数次的尝试与改进,第一批陶瓦和水泥瓦终于成功制成。

覃芊落没有丝毫懈怠,紧接着便开始了防水性和保暖效果的测试。

确认各项性能都达到甚至超越预期后,她才将这些凝聚着无数心血的成果,交给了工部。

让他们尽快将这两种新型瓦片在民间推广开来。

让更多百姓能住上更加安全、温暖、舒适的房子,让每一个家庭都能在风雨中拥有一个坚实的庇护所。

至于水泥板等,早在之前就已经做了出来,而且如今水泥板的工艺已经成熟,自然无需再投入精力进行研究。

如今,她满心期待着能研制出钢筋,毕竟在她的构想里,钢筋与水泥的完美结合,将会给建筑领域带来翻天覆地的变革。

只可惜,当下的冶炼技术和生产工艺实在有限,不管是生产效率还是产品质量,都远远达不到预期的要求。

即便她心急如焚,也只能按捺住急切的心情,无奈地选择耐心等待,盼望着工部能早日突破瓶颈。

将这些交给工部后,覃芊落就去研究关于大棚的搭建了。

她一直心心念念的大棚也早已搭建完成,农庄里最先出现的是采用空间里取出的多功能长寿膜搭配钢架搭建的大棚。

这些多功能长寿膜,不仅具有超强的透光性,能让充足的阳光毫无阻碍地洒进大棚内,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丰富的光照。

而且还具备良好的保温、保湿性能,为农作物营造出一个稳定、适宜的生长环境。

钢架则有着出色的强度和稳定性,能稳稳地撑起整个大棚,无惧风雨的侵袭。

但覃芊落并没有就此满足,她还想着能不能找到更适合普通百姓的大棚搭建方案。

于是,她开始尝试采用柔韧性上佳的竹子作为主体结构。

这种竹子在山间随处可见,成本低廉,获取十分方便。

搭建时,工匠们熟练地将竹子削成合适的形状,用坚韧的藤条捆绑固定,搭建成一个个坚固的框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接着,再糊上油纸和草席。虽然这种大棚在透光性上比不上前者,农作物接收的光照相对较少。

但好在成本极低,制作工艺也较为简单。

经过测试,在一个冬季的时间里,它完全能够满足农作物生长的基本需求,抵御住冬日的严寒。

在大棚搭建成功后,她毫不犹豫地将大棚的制作方法毫无保留地交给了司农寺。

她还专门与大司农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详细地讲解了不同大棚的优缺点、搭建要点以及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钟溪午也保证,一定会带领众人深入研究,将这些大棚在民间广泛推广开来,让更多的百姓能够受益。

覃芊落心里清楚,这些技术和材料的普及绝非一蹴而就。

司农寺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消化吸收,再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进行优化调整。

所以在这段时间里,覃芊落没有再拿出新的物品进行研究推广。

而是选择给各方留出充足的时间,让这些已有的成果能够切实落地生根,真正发挥出它们应有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