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五章 回忆中寻找目标真相

在下风折柳 书上山桥 2719 字 1个月前

“因为过去的一些误会……都是些不重要的事,老夫都已不在意,旁人又何必深究呢。”

老者转身在前带路,沿着泥泞路前往张村里处。

越往里面去和外面的道路几乎没有差别。一样的沦陷,一样泥泞不堪。

进入这村子时候也没了所谓的身娇肉贵身份尊卑,君王也是要陷在这被雨水与露水冲毁过的土地艰难前行。

怕是没吃过这样的苦,秦礼的步伐缓慢,对这软塌塌的土地略显陌生。

军队自然没办法跟进村庄之内,所以跟在君王身边,仅仅剩下几人而已。

大监是经历过风霜的年纪,可历来也只是在宫中,甚少出宫所以也便没怎么见过这般不修整的路段。锵锋与付远二人显然从容许多。

毕竟游走在战场和纷乱中求活的人,当下脚下的露已经算是平稳。

再后面。无论君王走到何处罗莲都会跟随。就像事先她所得到的命令一般:

断后

与出宫门之前接到的任务唯一一点出入也不过是自己身边多带出来了个女孩儿而已。

保持有百米的距离,视线始终停留在前方带路的老者身上。如履平地一般的淡定行走,对于罗莲来说压根不需要分出来注意力去注意脚下的泥泞。

她腾出一只没有拿剑的手勾住走在自己正右边女孩儿的腰。

她给的平衡能让女孩儿稳步向前并保持没有掉队得速度前进。

拎着裙摆将身上得力气一半留在纠缠着自己脚面的泥地,另一半靠在罗莲的身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越往里面去越不见好地儿,付初识捏着嗓子的小声嘀咕,仅仅想要被罗莲听到:

“城中分明有甚多可祭拜神灵之所,可为何今日执意来此呢?我听说这儿并不是什么重要地带,陛下先前选择也从未来过这里。”

“一场战事让城中军力大挫。那些在战争中牺牲的英勇者魂归故里。这儿原本不是村庄,是坟墓。”

“坟地?”女孩儿慢悠悠声音颤抖的重复一遍女人的话,震惊总是难免,“可这儿现在是个村庄呀!当年的君王怎么会允许百姓在此安居?还有!既然是坟地,为何没人害怕?”

“别与认知计较,人的自以为是才是最大的麻烦。当年世界动荡不安,建国大业无穷尽,起义的勇士为大义牺牲,死去的先是男人,再是孩童。女人在后为盾,奈何家里顶梁与希望皆战死沙场。仅剩下的女人就算是再坚硬的后盾也不敌亲人的纷纷战死。所以当年君王拿下这片城池后想要在次修建坟墓园岭,是那些长情和丧亲的女人们集体联名上书请求可以在这里定居守护。于是又过去十几年,能够寻到这儿的故人愈来愈多,也有甚许多国侠客愿意来这被外界不理解的‘死人村’居住,为的是亲临这一份大义凌然之感。“

“可既然是亡灵村落,为什么叫做张村呢?”

“因为闻取城建国之前,那位开国皇帝从破落张村走出来,城中开国将军也大多皆是如此。”反正也是闲来无事,罗莲倒是不介意同少女讲个明白,“闻取城建国也有百年,百年的颓唐到复兴发展弯弯绕绕,这是曲折的百年。所以按照规矩,在位的君王总要来此祭拜。”

少女冒出脑袋探望一下走在最前面带路的男人的背影。在确认老者的平平无奇后,少女转回身:“任人怎么看,这位老者没什么特别之处。难不成……而不可貌相?”

听付初识的问题,罗莲平淡的摇了摇头,说道:

“你父亲的好友,这位老者是与你父亲好友明则前辈同出一师门。”

“啊!原来是这样。可我从未见过。”回忆过去上山经历,付初识并记不起这位。

“也难怪。”罗莲冷不丁说的一句。

“如何?这其中难道另有隐情!”忽然失去分寸,声音不自觉上涨。付初识得声音吸引前面走的几人注意。

“如何!”付远停下脚步,面对正巧跟在自己正身后的罗莲。

他的目标不在罗莲,想责斥的是因为害怕而躲在罗莲身后的少女。

父亲的威严驱使,少女往旁边挪几步,出现在罗莲的身边,转过身众人的视线范围。

她仍旧是心虚,一只手揉搓着自己的衣角,一只手轻触碰旁边女人的腰。

“……”她不敢言,只是静默的站着等待父亲的说教。

可她没有想过,付远绝对不会在此刻场景下训责自己的女儿。

只是眼神的转换,原先平静的目光在对上少女胆怯的目光之后突然严肃。眉间锁紧,紧绷着脸,无声斥责瞬间充斥整个面容。

“罢了,孩子还小,不用计较。”清亮的嗓音随着风去,袭进所在众人的耳朵里。

这人是当朝君王。

秦礼自然知晓付远不会没有分寸。但若是君王不意思着制止,恐怕在站的诸位都会很尴尬。

接过君王所给台阶,付远丝滑的转身,再次走近秦礼身边。

在前带路的那人自然听取这话。既然并非什么好话,老头也便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没太在意。

———————————————————————————————————————

“后面那些话是有些扯远了,但总之,父亲那段时间和王大人交往甚密并且从那以后绝不允许我再踏入那个村庄。”少女脱离回忆,打断冯明的思考将注意力重新回归到当下的交谈来。

她已经没有旁的退路可选择,如今唯一能做的只有相信这个儿时好友。

少女没再说话,静等着冯明回过来神儿,默默看着他的眼睛等待被回应。

“村庄里面有秘密。”

冯明江安顿悟,得出结论将这话脱口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