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晨光照耀在秦王的面容上,深邃的眼神仿佛透过层层迷雾直视每一位大臣。范雎依然站在上首,神情看似镇定,但在他深藏的眼底,暗流涌动。张述从未低估范雎,他明白这个男人的每一步棋都是精心策划。
“范雎卿家,这几日为何鲜见你提及国事?你莫非有何打算不成?”秦王慢悠悠地开口,他的声音平静,但其中透出的威严让整个朝堂为之一肃。
范雎神色如常,恭敬地上前几步,缓缓答道:“大王,臣这些时日正在为我秦国未来计谋。今我秦国东进之路虽成,但如何稳固四方,尤为重要。臣正与各大臣详议此事,不敢怠慢。”他说的每一个字都谨慎小心,仿佛每个词都经过无数次的锤炼。
张述站在殿中一侧,冷眼旁观。他知道范雎的真正意图是要通过外交手段削弱白起在军中的权力,甚至试图暗中布局取而代之。但这些都只不过是表象,范雎的根本目的是篡权,而此时,张述的计划也已悄然展开。
白起并未出现在朝堂,但他在朝中依然有不少支持者,尤其是那些心存忠义的大臣,早已对范雎的行径心怀不满。张述利用这股暗流,秘密接触了一些对范雎心生疑虑的官员,暗中鼓动他们向秦王陈奏,揭露范雎在背地里的种种阴谋。
朝堂之下,一片平静的水面掩藏着深不见底的暗涌。范雎自以为掌握了秦国的政局,但张述的每一步早已将其算入局中。
张述在白起的府邸与其密谈,他站在白起面前,低声道:“将军,此时是我们反击的良机。范雎不安好心,企图借外交之事削弱军中的权力,他已在朝中积蓄力量,只待时机成熟便会发难。您必须早作打算。”
白起的脸上闪过一丝冷峻:“我虽不擅朝堂之斗,但军国大事岂能由这等小人掌控?若大王信任我,我当竭尽全力保我秦国之基。”
“正因为如此,我已在暗中联络几位大臣,他们对范雎颇有不满。我们可以先借此机会削弱他在朝中的势力。”张述目光深邃,他知道这是扳倒范雎的开始。
几日后,张述将收集到的证据递交给白起,其中包括范雎私下串通其他诸侯的书信,甚至有他贪污朝廷拨给前线军饷的证据。白起虽不擅长权谋,但他知道,若不将这些证据及时呈上,朝廷的斗争将对他愈发不利。
白起通过几位信任的官员,将这些证据悄然递给了秦王。秦王沉思片刻,未曾立即做出决断,而是命人暗中查访。
几日后,朝堂再度云集,各大臣齐聚,秦王端坐于高位,眼神中闪烁着不可捉摸的光芒。范雎站在堂前,神色依旧自信,但他未曾察觉到今日的气氛有所不同。
秦王忽然开口:“范卿,前几日有人送上你与外邦之使的书信,说你曾私下里与魏国使者交涉,试图削弱我秦国军力。此事你如何解释?”
这一句话宛如惊雷,震慑朝堂。范雎一时语塞,他眼神飞速转动,显然在思索如何自圆其说。站在下首的张述眼中闪过一丝冷笑,他知道这不过是开始。
范雎连忙跪下,声音略显急促:“大王,此事纯属诬陷!臣为秦国鞠躬尽瘁,岂会有此等不忠之举?请大王明察!”
秦王没有立即回应,朝堂一时陷入沉默。张述早已料到范雎不会轻易认罪,但他等的正是秦王对范雎信任的动摇。一旦秦王对范雎的忠诚心生疑虑,范雎在朝中的权力便会大不如前。
接下来的日子里,范雎的亲信逐渐被削弱。张述利用朝中一部分忠于白起的大臣,在幕后施压,迫使范雎的势力步步后退。朝堂之上,风云骤变,范雎的控制力渐渐瓦解。
随着范雎势力的削弱,白起重新得到了秦王的信任。朝堂的局势也开始逐渐倾斜,范雎虽未彻底倒台,但他的地位已不复从前。
张述此时却并未放松警惕。他清楚,范雎绝不是那种轻易认输的人,范雎的暗手依旧在暗中盘旋,只是暂时蛰伏。朝堂斗争远未结束,而这一切不过是下一场风暴的序曲。
在秦王面前,白起重新显露出他一贯的沉稳与雄威,他不再只是一名将军,而是朝堂中不可忽视的力量。随着朝堂中部分官员的倒戈,范雎不得不暂时收缩他的势力,防守为先。
张述站在白起身侧,眼神中透出冷峻。他知道,这场权力斗争还远未到终结之时。虽然范雎暂时退避,但他背后暗藏的力量绝不会轻易罢休。而且,张述清楚,白起虽获得了短暂的胜利,但范雎的反扑即将到来。此时的平静,不过是暴风雨前的片刻宁静。
张述对白起低声说道:“将军,此次虽暂胜一局,但切勿掉以轻心。范雎虽退,却未必安分。我们还需步步为营,以防他再度反扑。”
白起点头,脸色凝重:“我明白,只是范雎一日不除,朝堂一日不得安宁。”
张述看着远处的秦宫,心中已有了新的谋划。他知道,要彻底扳倒范雎,单凭朝堂的力量还远远不够,他们必须利用更大的力量,才能真正掌控局势。而这股力量,正悄然崛起于秦王背后,等待着决战时刻的到来。
范雎谋划的阴影依旧笼罩在咸阳的宫殿中,随着张述的反击逐渐展开,秦朝的权斗愈发激烈。白起虽在军中威名赫赫,但因范雎在朝中的势力而失去了秦王的信任。随着张述暗中收集到范雎的部分罪证,白起终于有了重新登上朝堂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