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共同商议,远见卓识

“赵国上次大战虽败,但已逐渐恢复军备。若我们放任其发展,日后将极大威胁秦国的统一大业。”张述说道,语气中透出一丝急切。

白起沉默片刻,目光如刀般锐利,扫过地图上的赵地,“我亦有同感。赵国虽有顽抗之力,但若我们能趁此机会一举攻下邯郸,将其彻底击垮,则秦国在未来的战争中必将无后顾之忧。”

张述点了点头,继续说道:“将军所言极是,然而邯郸易守难攻,赵国依仗其天险,定不会轻易放弃。我料想赵国必然会死守邯郸,迟则一年,快则数月,定有一场恶战。我们必须未雨绸缪,既要考虑如何迅速夺取邯郸,又要确保战后稳定,避免赵国余党卷土重来。”

白起眉头微皱,眼中隐现杀气:“邯郸若取,必以雷霆之势;但你言的战后稳固,恐怕不易。赵国积怨甚深,若我们一味依靠武力震慑,或许会招致更多的反抗。”

张述微微一笑,似乎早已胸有成竹:“正因如此,我才认为秦国在未来统一大业中,不仅仅需要强大的军事力量,还需施行更为精巧的权谋策略。对赵国,尤其是那些心怀不满的贵族,我们既要威慑,又要笼络。既要摧毁其抵抗意志,又要善于分化瓦解内部势力。”

白起双手撑在桌案上,深沉的目光直视着张述,仿佛在等待他的进一步阐述。张述走到窗前,望向远方,那苍茫的天地仿佛也在他心中浮现出一幅恢弘的蓝图。

“赵国虽强,然国内并非铁板一块。我们可以借助赵国内部的矛盾与分歧,策反一些关键人物,扰乱其防线,动摇其民心。这不仅能减少正面冲突的损失,还能为秦国日后的统治奠定基础。”张述顿了顿,转身凝视着白起,继续道,“将军,我一直认为,战争的胜负不仅在于战场之上,更在于战略布局。眼下的局势已不仅仅是两国之间的战争,更是为未来统一的棋局布子。”

白起闻言,略显思索。虽然他身经百战,以雷霆手段闻名天下,但张述的话让他不得不重新审视战争的另一面——那种隐秘而持久的谋略。战争可以决定一时胜负,但国家的长治久安,依赖的却是长远的谋划与智慧。

“那你认为,我们该如何着手?”白起问道,眼神愈发锐利。

张述不疾不徐地答道:“赵国之外,我们还需关注燕、齐、楚等诸国。尤其是楚国,地大物博,兵强马壮,若能通过外交手段先行拉拢,减少潜在敌手,将为秦国的统一大业赢得更为有利的局势。同时,我们可以通过派遣间谍,刺探这些国家的内部情况,掌握其弱点,伺机而动。”

白起点了点头,但并未完全放下心中的疑虑:“这些国策虽然合理,但若以秦国现有的国力,能否同时应对多方?”

张述眼中闪过一丝坚定:“将军有所不知,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国力日渐昌盛,而近些年通过不断的征战,资源充裕,军备强盛。只要我们合理调度,完全有能力应对多方威胁。而且,战胜赵国后,其土地、财富、人口都将为我们所用。到那时,秦国的力量必然会倍增。

白起这时嘴角微微上扬,目光中流露出一种罕见的赞许:“张述,你的远见让我刮目相看。看来,我们不仅要为当下谋划,更要为未来统一大局做好准备。”

张述谦虚一笑,拱手道:“多谢将军厚爱。未来的战局虽然复杂多变,但只要我们同心协力,秦国的统一大业指日可待。”

二人对视良久,仿佛在这片刻间,已然心意相通。

此时,帐外传来侍卫的通报:“丞相范雎大人已在外候命。”

白起微微皱眉,低声道:“他来得正是时候,看来范丞相也看出了局势的变化。张述,这一战你我虽谋定,但内部之争仍需处理。范雎,他不是一个容易对付的人。”

张述心中一动,点头道:“将军所言极是,范丞相擅长权谋,心机深沉,但他的目标与我们一致,只要暂时合作,必能助我等完成此战。”

白起并未接话,只是冷冷一笑,双目中闪过一丝冷光。显然,白起对范雎并未完全信任。

张述心知肚明,这场内部的权谋斗争必定会波谲云诡,但他深知,要成就大业,内部的稳定尤为重要。他缓缓说道:“将军放心,我会与范丞相周旋,确保不至于让他干扰我们的计划。”

白起微微颔首,转身道:“那好,你先去会会他,我稍后再来。

张述拱手告退,出了密室,他的心中已然谋划出一套完整的计策,不仅是为了眼前的邯郸之战,更是为秦国未来的统一奠定坚实的基础。

他深知,战争不仅是力量的较量,更是智慧的比拼。在这场权谋与战争交织的棋局中,他与白起的合作至关重要。而此刻,张述的脑海中已然涌现出一个更为长远的蓝图——如何让秦国在未来的纷乱中脱颖而出,最终统一天下。

然而,这一切都还未尘埃落定。在复杂的局势中,任何一个细小的变数都有可能让局面彻底翻转。张述深知,他们必须每一步都走得极为谨慎。

秦国的冬日寒气逼人,关中大地笼罩在一片肃杀的气氛中,远处的山峦隐隐在晨雾中若隐若现。长安城内,张述与白起在军营的一处密室中密谈,桌上铺开的是最新的战局图。张述双目炯炯有神,指尖轻点着地图,神情专注而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