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就是不报工业学校!

做油印机难在油墨的兑比以及操作水平上,油印机本身并无难度。

看着用铁笔在腊纸上下的字卡在丝网的背面,沾了油墨的滚子滚过丝网,将腊纸上的内容拓印到纸上的景象时。衰老的二舅爷、仿佛是看到了神迹,嘴巴被惊的久久合不住。世间怎会有如此神奇的东西?人怎么能做出如此美好的物件?

“奎娃、丝印机能不能给我们行政厅配一台?只要一台就行!”长时间发呆之后,二舅爷终于想起了自己要干点什么。什么印试卷之类的事,在他眼里已经是微不足道的事了,行政厅必须得尽快拥有一台这样的神物。

腊印在大郑已经出现,不过它与雕版的使用差不多,印出来的东西还没木雕版精致,唯一的优点是制作起来相对简单,可以印一些简笔画之类的刊物。谁能想到,腊印居然还能这样被改进?会被改为直接在腊纸上书写,而后便很方便的被拓印在纸上。

腊纸油印机印出的东西并不精美,一张腊纸能复印的次数也就百十来次而已,缺点其实有很多。但是哪、它用起来方便啊。不用多专业的人员稍加锻炼后就能操作。不需要什么专用场地,一两个人随时随地就能干这活。

有了这玩意,姜云瑾最容易想到的应用场景便是将之使用到政务办公上。行政厅给底下的单位下发文件,再也不用书手们费劲吧啦的去誊写,只需安排两个专门弄这活的人去干就行。也不用费大量的时间一封一封订正誊写是否正确,只要腊版刻制无误,由其拓印出来的东西就不会再有错误。

“恩!待这几日将油印机、特别是所用油墨调制好,将升学考试应付过去后,我便安排人多制些油印机出来,给乡级及以上部门,以及学堂、军中和工厂等需要大量公文往来的部门都将有印机配置到位。”搞油印机的时候,宋应奎只想着解决印制试卷的问题。这玩意搞出来以后才发现,好像应用场景很广泛啊,几乎所有的办公场景,都能用到这玩意。

由油印机、还能发展出很多其它的应用方式。比如、提前安排刻印厂印出带有台头的纸张,然后再用油印机套印文件,这既能起到最简单的防伪作用,还能让公文下发更正式一些。不就是搞出了后世的红头文件吗?

再比如、还能据此研发出便于操作的手工联动雕版油印机,提高印刷效率。腊纸印出来的东西不精致,将腊纸换成铜板后,精致度会有大副的提升,往后书籍、教科书、官方条文性文件就能用铜版来刊印了。在雕版油印机的基础上,也能研制改进活字版啊!不远的将来、都可能有办报纸了。甚至都能靠买印刷机械、油墨、以及刊印书籍赚钱。

一个小小的油印机让宋应奎看到了发展和繁荣文化市场的广阔前景,往后的云谷将不再是文化荒漠,很可能会成为文化中心哪。

百里之行,始于足下,在没有成为文化中心之前,先将学校办好,培养出一批有相关基础的文化人才是当下最重要的事。

靖历五年八月初,洮阳城和五营同时举行了云谷系统的首届升学考。报名参考人数不算少,足足有八百多人,其中来自治外的读书人就有三百左右。相较于此前的环境,可谓是盛况空前。

不过哪、也不完全都是好消息。由于采用的是自主报名的模式,最后就出现有的学校生源人满为患,而有的学校招不满人。

师范学校、在宋应奎的意识中并不特别重视,但却是报名人数最多的学校,有四五百人居然首选了这个学校。商务学校虽然没像师范学校那般扎堆,但起码报名人数要比录取人数多。唯有工业学校,报名的居然刚刚满一百人,之前计划录取的人数都要比这多哪。总不能一个都不淘汰,将只考了几分的学生都录进来吧?

“师范学校和商务学校按原计划,足额录用一百人。工业学校这边、首批录用三十人,然后张榜补录。凡是没被师范学校和商务学校录用的学员,可以补报工业学校,而后按此次考试的算术成绩为主依次补录一百二十人。另外、没被录取的生员还可补报云谷军官学校,录取名额为四十人,录用不依考试成绩,依报名的先后顺序。”想不通、为啥明明看着更有发展前途的工业学校报名的人却很少,没办法、只好出台补招措施,好将人招够。

补招措施出台后,宋应奎本以为,那些没考上其它两校的生员会很珍惜补招的机会,结果、收效还是不理想,只有一百来人报名参加了工业学校和军官学校的补招。尤其军官学校,四十人的招录名额居然没报满!

奶奶的个腿、只要录上就有官做的学校都没人报名,这也太气人了一些。到师范学校当老师真有那么香吗?宁可落榜,也不考虑另外的学校,简直是不可理喻。

宋应奎当然不理解参报学生的心态了,在他看来有之前自己招学徒班的引领、再加上目前云谷系统中工匠和军官待遇的吸引力,工业学校和军官学校的招生怎么着也不可能冷成这个样子。

殊不知、在学生和家长眼里,进了师范学校最次也能当个教书先生,不算是背离了读书之道。再说、去年到今年的时候云谷系统中的官吏,有不少还是直接从学堂先生中选入的。也就是说进了师范学校,一只脚就踏进了官场。

有这么好的前途放在那儿,傻子才会去工业学校和军官学校。这两个学校毕业待遇再好,不还是下苦力的匠人、和在杀场搏命的军头?当下的云谷以及治外、能有机会读书识字的家底都不差,他们对未来的期许可不像种地的农民那样低。

工业学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不是出苦力的匠人好不!这虽然是事实,但你跟已有固有意识的家长们解释不通啊!面对顽固的家长,宋应奎想到了穿越前自家的一个亲戚,他家的孩子高考成绩明明可以上一个就业很好的好农业大学的好专业,结果一听是农业大学,就以为将来出来会当农民,硬是不让孩子报。面对这样无知的人,你还能说什么哪?

第202章 就是不报工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