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才华,当真非同凡响。
对于这个问题。
江宁没有回答,一众网友倒是先回答了:“别问,问就是孤本。”
“对,就是孤本。”
众人一下子乐了。
别人有没有孤本他们不知道。
但江宁老师,所有人都知道,他可是藏着无数的孤本。
至于这一些孤本哪里来的。
也别问。
问多了对于江宁老师不太好。
因为很有刑头。
……
当然。
江宁到底有没有孤本,大家无法确定。
但很显然。
对于大众来说,他们知道,江宁脑海里面肯定比他们装着更多的史料。
这时,又有一位网友问道:“那个,那个,江宁老师,我读书少,有一些看不懂文言文写的散文,有没简单一点的。”
“简单一点什么?”
“比如说诗词?”
“这个啊……”
这一问。
江宁笑得更灿烂了。
“这个问题问得好。”
是的。
这个问题对于苏轼来说,那简直不是问题。
在宋朝。
如果说诗词,苏轼一出,其他一众诗人都得靠边站。
不过这个时候江宁却是有一点恶趣味,说道:“苏轼确实写过不少诗词,不过数量不是很多,水平也一般。但既然大家问到,那我就说几首苏轼写得诗吧。”
装逼的机会来了。
虽然这个逼是苏轼的。
但由江宁来讲出,江宁也感觉非常爽。
“还是从苏轼科考之后开始说起,苏轼两兄弟当年前往京城赶考,曾经到过一个叫做渑池的小县。不想,在他们去地方上任的时候,又经过了渑池。弟弟苏辙从小与苏轼一起长大,他一路送哥哥上任。分别之时,弟弟苏辙写了一首诗,诗中写到当时与哥哥来到渑池,并与哥哥一起在一处僧房里面题字。大概意思表示的是非常想念哥哥,并不忍心与哥哥分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接到弟弟写的这一首诗之后,哥哥苏轼亦是给弟弟苏辙回了一封信,在封中,他也写了一首诗。诗作叫做《和子由渑池怀旧》,子由就是苏辙的字。”
大概说了一下背景。
江宁拿出纸笔,然后一边写,一边念出这一首诗。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面对着弟弟的感叹。
苏轼倒是看得很开。
他说。
人生到底会去哪里,到底是什么归途,我们又怎么知道呢?
他就像那天上飞来飞去的飞鸿。
哪怕就是偶尔在雪地上留下了他的指爪,但到底飞鸿要去哪里,谁也不知道。
你不是说很怀念渑池县的那位老和尚吗,可惜,老和尚已经死了。
他留下来的只有一座埋葬他骨灰的新塔。
而我们当年在僧房里留下的字,我们也没有时间再去看了。
我们是不是很像这飞鸿一样,只不过是在雪地上留下的一丝泥爪?
你还记得当时往渑池的崎岖旅程吗?路又远,人又疲劳,驴子也累得直叫。
我们得朝前看,不要过多的伤感。
这首诗对于苏轼一众名篇来说,可以说是普普通通。
可是。
江宁却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