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喜欢的是自己一个人拿着手机,想拍哪里就拍哪里,想直播哪里,就直播哪里。
这也没有什么束缚,江宁也直播的更为开心。
这不。
在前往开封的高铁上,江宁便开始了这一波前往开封的预热。
“江宁老师,您怎么在高铁上,不在西湖了?”
看到江宁坐上了高铁,不少直播间粉丝有一些意外。
“我也想到西湖,但现在西湖那边太多人了,先让西湖冷静几天吧。”
此时车厢里并没有多少乘客,所以江宁便与大家不时互动着。
“那你去哪,我们也去。”
“我去啊……这次准备去开封。”
“开封,开封有什么好玩的?”
“开封好玩的寺方多了去呢。”
“说说……”
“这要说,那就几天几夜了。这样,在讲开封的时候,我先跟大家说说千年科举第一榜。”
“千年科举第一榜?”
众人一愣:“这是什么榜单?”
“这个是中国科举1000多年以来最牛的一个榜单。这一个榜单里面,出了一位名将,三位大文豪,九位宰相。”
“我去,这么牛逼。”
对于科举。
其实大家虽然很熟悉,但这个熟悉也只是很片面的熟悉。
对于大众来说。
大家知道科举,只是知道科举是古代选拔人才的一种方式。
这与现代的高考差不多。
但其实要说科举。
在这里面,要讲的故事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而江宁,今天要讲的,那就是一千多年以来,最为牛逼的一次科举。
“是的,这次科举,正是北宋嘉佑二年的丁酉科。对了,也就是苏轼两兄弟参加科举的那一次。”
“哦哦,明白了。”
说别的,可能大家不记得。
但要说苏轼两兄弟参加的科举,大家还是很有印像的。
当然这个印像,也是之前江宁讲了太多有关苏轼的故事。
大家自然而然对于苏轼所在的那个历史环境,有着一定的熟悉。
所以江宁这一说,之前大家对于这一个榜单还没有太多印像,现在便有不少代入感了。
“江宁老师,这一年难道还有比之苏轼还厉害的吗?”
“当然有,不但有,而且有很多。”
“不是,江宁老师,这一年苏轼不是考取了百年第一,是为状元中的状元,还有比他厉害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呃……大家是不是记混了?”
江宁摊了摊手。
没办法。
普通大众哪里有这么专业。
江宁只好再次说道:“苏轼考取的百年第一,是特制科。也就是他考取了进士之后,朝廷新增加的一个特别科目。这个科目里,苏轼是考取了百年第一。但是,在正常的科举当中,苏轼是第四甲。”
“呃……第四甲?”
这更让大家一愣:“那啥,江宁老师,不是说第二吗?”
“对,但这个第二是【论】科。”
江宁再次解释说道:“当时宋朝的科举,并不是分为一科,而是分为多科。就像我们现在高考一样,要考语文,也要考数学,外语等等……当时北宋也一样。北宋科举要考的有四门,分别是策,论,赋,经贴和墨义。随后根据总成绩,再选一二三甲。”
“苏轼当时参加科举,论是第二,也就是欧阳修以为是他弟子所写,所以将苏轼的论评为第二。但这只是一科,随后,苏轼的墨义也是第一。”
“不对啊,江宁老师,四科里面,两科一个是第二,另一个是第一,怎么会是三甲,至少也是二甲,甚至是一甲吧。”
“理论上来说确实是的。但是,苏轼是一个偏科生。虽然论科与墨义科,苏轼是为第二和第一。但是,在赋和策这两科上。苏轼的赋竟然没极格,而策只是刚刚极格。所以,四门总分加起来。苏轼也就被评到了乙科第四甲。所以,综合来说,苏轼当时参加科举时的成绩,是中等偏下。”
“呃,好吧。”
众人哭笑不得。
之前不少人一直以为苏轼是为第二,也就是榜眼呢。
结果。
现在一看。
榜眼也不是。
更不是探花。
甚至成绩还排不进前100。
好在后面有特制科的发挥,这才让苏轼名动开封。
当然。
对于科举,大家也算是明白。
其实科举这玩意儿,有的时候需要运气。
不是你能力强,有才华,你就能中状元,或者中一甲。
很多时候你的成绩和当时阅卷考官有关。
比如当时的主考官欧阳修。
如果欧阳修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