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358年,大明洪武元年,九月三日,明王朱元启集结大军十八万,相继攻克良乡、通州、顺州,分别与南、西、东、东北四个方向,围向元大都,兵临大都城下。
大都城外,朱元启看着眼前的大城,心中隐隐有一些激动,在应天时就定下的战略行军路线,历经两个多月,终于是达成了,现在只需要汤和、徐达他们率军在北方,合兵围向大都,元廷便插翅难逃。
“伯温,看看这大都,很快,北元将会消失,前宋丢失的北地,我大明,即将彻底收复北地,阔别我汉人上百年的燕云十六州,将会重新回到我汉家王朝的怀抱!”
朱元启的心情很是激动,这一次的收复北地,与历史上可是极为不同,历史上元廷北逃,带走各项物资、人口,不计其数,尤其是人口的劫掠,致使在整个洪武年间,不断的在向北迁移人丁,以弥补北地人口的短缺。
每次迁移人口,耗费的钱粮、人力不计其数,可以说本就千疮百孔的明初,北地的收复更是加剧明初时的艰难。
想到这些,朱元启心中也很是佩服朱元璋,面对这样的情况,在位期间不仅解决了这些问题,并且积攒下来的家底不仅让建文帝挥霍了几年,还给后面的永乐大帝朱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如今,元廷跑不了了,物资与人口,他们带不走了,只要攻下大都,再在北方施以仁政,将会很快得到恢复。
刘基听着朱元启的话,同样是心潮澎湃,北地啊,这是多少人心中的痛,历经多少代人,才换来如今的收复啊。
前宋的不争,不知伤透了多少人的心,但这么多代人过去了,还有许多的人,依然记得,北地的燕云十六州。
刘基的心很不平静,如今他即将要亲眼见证历史的改变,怎么能平静得下来。
过了一会,刘基才缓缓开口。
“明王,北地的收复,必将载入史册,明王的功绩,必将流传千古!
基何其之幸,如今能够亲眼所见,亲身体会北地的收复,大明,壮哉!”
朱元启顿时一笑,能够刘基的嘴里冒出夸赞他的话,可是极为不易的,这让他还是极为高兴的。
或许是夸的人不同,才会有这个效果,像其他人夸他,他就不会这样,刘基夸他,他就是高兴。 深夜书屋
笑过之后,朱元启便是停下,如今大都还未攻破,真正的考验,才开始到来。
“张桦,马上去联系徐达与汤和,看看他们到哪里了,另外廖永安那里,是否已经到达锦州。”
朱元启在昨日便是传令给徐达与汤和两处,让他们合军而来,然而后面收到集宁路惨烈大战的消息,徐达重伤,李普胜同样重伤,让朱元启很是沉重。
与便让大同路的毛贵,带着大夫与药材,以及朱元启补充过去的两万人,共计五万大军向着徐达那里而去。
除了徐达那里,就当属锦州最为惨烈,元军在辽阳集结了八万军,大宁路虽然分摊了一些火力,但锦州面临的压力最大。
前日的时候,朱元启便让廖永安带兵去往锦州驰援,如今大宁路与锦州虽然已经失去了围堵元廷的作用,但同样是他们攻下的,岂能轻易让给元军。
张桦当即下去,去做朱元启吩咐的事情。
这时刘基的声音也是传来。
“明王是想等徐达、汤和他们到位之后,再对大都发起进攻吗?”
朱元启转头看向刘基,却是摇头,这让刘基也有些疑惑了。
“伯温呐,为何你会认为我是在等徐达、汤和他们到来后进攻大都呢?现在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围住大都的同时,进行休整,整个大军,这段时间持续作战,几乎没有停歇,军士紧绷的心,这个时候是很脆弱的,必须要休整。
另外应天运来的物资,再过三日差不多就会到了,大炮、火绳枪,各类弹药,以及军械,这次我哥准备得都非常充足,到时候再根据情况来。
其实我这心里,是不想对大都用兵的。”
刘基心头一阵疑惑,心中想着朱元启为何不想对元大都用兵,至于朱元启想放过元廷?这个想法刚一浮现,刘基便甩开了,若是朱元启想放元廷一条生路,就不会这么折腾,费这么大力了。
刘基想了一会,也是想不通,看着朱元启不愿意说,便是再次陷入沉思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