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哥,爷爷说你人好,可以找你帮忙。”
小胖子紧紧跟在赵休身旁,眼中满是信任。
这孩子看起来不过十三四岁,智力水平却很低下。
这爷孙俩曾在渔市火车站与赵休有过一面之缘,那时赵休只当他们是迷路的旅人,可眼下的情形显然没那么简单。
他能认出来换了脸的赵休就足够特别了。
“糖宝,你爷爷不见了,对不对呀?”
糖宝就是这小胖子的名字。他的智力水平仅相当于五六岁的孩童,能做到简单交流已经十分难得。
在赵休看来一个唐氏儿不仅能够自己行动、进食,还具备基本的交谈逻辑,要是没有家人精心的照顾和耐心的训练,根本无法做到。
赵休带着糖宝找了个地方,让他吃了些东西,随后仔细检查了他身上携带的物品,可惜一无所获。
他应该已经被人“搜过”了,能有趣买手上的糖葫芦就已经是万幸了,甚至“搜”他的人就是那个卖糖葫芦的。
“爷爷不见了,我饿了。”
糖宝奶声奶气地说着,口水又喷了出来,他掏出手绢擦了擦,可有一摊粘着糖衣的口水滴在了他的胸口,擦不干净。
赵休轻轻点了点头,又把他胸口的糖衣擦掉。
其实,照顾这类孩子,很多时候都不必过多交流,因为双方能够有效沟通的内容实在有限。
打骂和命令比交谈有效率,春风孤儿院的许多护工都秉持着这种观念,如此能减少自身精力的消耗。
几个护工要照顾几十个孤儿,这是必然的结果。
就像整理衣物,直接扔进洗衣机洗完,再随意塞进柜子就完事了,他们没必要去做那些“多余”的事。
但赵休在孤儿院时养成了一种习惯,他总是像哄小宝宝一样对待这些孩子。这并非出于爱心,而是他心里清楚,这样做能让旁人觉得他极具爱心。
持之以恒,说不定就会因此吸引到愿意收养他的人,这无疑是个很好的加分项。
“爷爷就是爷爷,糖宝就是糖宝,哥哥就是哥哥哟。”
糖宝拿开了糖葫芦,他任由赵休把他身上的糖衣和口水擦干净。
“糖宝,我不想放下你不管,但是我有事要做,我送你去一个地方可以吗?”
说话间,赵休的目光不自觉地落在糖宝身上,他的影子钻进了小胖子的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