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 上菜,上硬菜!

汉厨 三百斤的厨子 2390 字 1个月前

杨川的胃口很大,牙板也相当凑合,只略施小计,便将几乎所有的狗大户拒之门外,而将‘茂陵城’的修筑工程一口吞下。

而且,这还不算。

他的真正目的并不是包揽一些土方工程,让自己变成一个‘包工头’,而是通过这一事件,让他筹谋已久的‘大汉债币’顺利推行出去。

名为‘债币’,有点类似后世狗大户们噶韭菜时不停发行的‘国债券’,听上去高大上,实际上也就是朝廷向百姓人借钱,换了一个冠冕堂皇的名头罢了。

杨川的‘大汉债券’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先通过朝廷大农令的各项工程的包揽,将债券推行出去,然后,在必要的时候,都不用他刻意去经营,这种在南宫钱庄能兑换出实实在在的金子的‘债币’,实际上早就成了大汉通行货币。

到了那时,整个大汉朝的经济命脉,可不就落入他这个大汉厨子的手里了?

与此同时,他还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将汉帝国所有的工程项目、大型基建和数以万计、十万计的‘建筑工人’,悄无声息的纳入自己麾下。

若再加上以‘长宁孤儿’为底子的‘长宁军’……

想想就令人上头啊。

“一名合格的厨子,不仅要学会宰杀、剥洗、剁肉、切菜、颠勺,还要学会统筹安排。”

解决完几件大事,杨川看上去甚为散淡,重新回到教书育人打公主揍太子的平静日子:“什么叫统筹?统筹就是合理安排你的时间,控制你做事的节奏,以最为合理、最为简洁的办法去处理手头的食材、调料。”

“故而,一个能做出美味佳肴的厨子,不一定是个好厨子。”

“但是,一个会统筹,且能做出不少拿手好菜的,一般来说都不会很差,至少能算得上一名合格的厨子。”

杨川躺平在马扎子上,深入浅出的讲着道理,心里头思谋的却是茂陵城的修筑;对于给刘彻的那一大笔钱粮,他根本就没放在心上。

不就是几百万钱、三百多万石粮食么?

估摸着等会儿自会有人主动送上门来,还要看他的脸色,挑挑拣拣一番后,才会十分嫌弃的收下了。

果然,中午时分,杨川一家子正在吃饭,有人前来拜访。

出乎杨川意料的,来者并非公孙弘,亦非任何一家长安城的狗大户,而是董仲舒。

“哎呀呀,老夫紧赶慢赶,生怕错过你家的饭点,结果还好,总算能蹭一口饭吃,”老贼一进门,只是随意拱拱手,便毫不客气的坐下来,笑眯眯的问一句:“长宁侯,能不能让人给老夫拿一双筷子?”

杨川似笑非笑的瞅着董仲舒,道:“你不是每次来我家都自带碗筷么?”

董仲舒老脸一红,哈哈大笑,果然从怀中摸出一双筷子:“今天赶得太过充匆忙,来不及拿碗便赶来了。”

嘴上说着话,老贼的两只眼睛却早已盯向饭桌上的肉菜,根本来不及客气,便开始筷如雨下,转眼间便干掉了七八块羊羔肉、三五条五花红油糟肉。

“好次好次,真好次!”

“啊,老夫走遍天下,就连皇宫里的饭食都觉得粗鄙不堪,味道差劲得很,可你杨川家的饭食,咋就吃不够呢?”

看着老贼没皮没脸的赖皮模样,杨川笑了。

这才是大读书人的样子,看看,越老越不要脸,就连蹭饭一事都能如此清新脱俗、泰然自若。

“董仲舒,本侯赠你十二名小厨娘都满足不了?”杨川笑问。

“不说小厨娘还好,说起来,唉,都是泪,”董仲舒极善于学习,在杨川这里学了几个新词汇,很快便能融会贯通、学以致用,还别说,让他说出来还别有一番滋味。

杨川愕然问道:“怎的,不满意?不满意就早说,本侯再给你物色一批小妇人回头送过去。”

董仲舒忙着吃肉喝酒,含含混混的说道:“小妇人就算了,不过,长宁侯不妨送老夫一场富贵如何?”

杨川:“董公想要什么样的富贵?”

董仲舒端起一碗十粮液,一饮而尽,毛茸茸的嘴巴上沾满了酒水,他也浑不理会,而是嘿然笑道:“长宁侯想要修筑一座茂陵城,听说堪比当年的咸阳宫,得耗费不少钱粮吧?”

“老夫手头紧,要不,将其中最赚钱的活儿给老夫切出来几块,让老夫也吃个脑满肠肥、赚他一个盆满钵满,也好当一回狗大户?”

杨川微微一笑,自斟自饮,悠然道:“董仲舒,你有话就说,有屁就放,跟本侯交往这几年下来,难道你还不知我杨川的为人?

你们这些读书人,最大的毛病就是黏黏糊糊,不利落,明明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一件事,你们非要打哑谜?”

董仲舒响亮的打了一个饱嗝,伸一伸懒腰,颇有些慵懒的说道:“你杨川身为大汉列侯,朝廷大农令,位列三公九卿,每日花销就算再大一些也没问题。”

“问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