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互联网狂欢

各大社交平台上,相关话题以火箭般的速度蹿升热搜榜,热度居高不下。

微博上,#绿皮书奥斯卡#的话题阅读量在短短几个小时内就突破了数亿次,评论区被网友们的留言挤得水泄不通。

“沈导太牛了!从她之前的作品就能看出她独特的视角和才华,这次《绿皮书》更是惊艳全场,虽然有点遗憾没拿到最佳导演,但她在我心里就是无冕之王!”一位网友满怀敬意地评论道。

“是啊,听说她在片场对演员的指导特别细致,每一个表情、每一句台词都要反复琢磨,才有了这么精彩的表演。”另一位网友回复道。

在影视论坛里,影迷们也在热火朝天地讨论着。

“沈玲珑的作品一直都很有深度,之前的《念书的孩子》和《归来》,这次的《绿皮书》。她的成功绝非偶然。她在片场的专注和专业精神,从演员们的采访中就能感受到,她对每一个细节都要求极高,力求完美。”沈玲珑的资深影迷将她执导的第一部电影《念书的孩子》给挖了出来,在帖子中如是写道。

“我记得之前看过一个采访,沈玲珑说她拍电影就是想传达一些温暖和力量,这次《绿皮书》真的做到了。”一位网友留言道。

“没错,而且她选演员的眼光也很独到,这次的主演们都把角色演活了。”另一位网友补充说。

“她也是演员出身,而且是二封奥斯卡影后,她能够共情演员,她自己就是优秀的演员,我听说优秀的演员都能够在演员中找到同类。”

“臭味相投?同性相吸?”

“楼上黑粉吧?这是什么虎狼之词,明明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我觉得二楼也是黑粉!‘蓬生麻中,不扶而直’不会用?志同道合不会用?”

评论区盖起了万层高楼。

短视频平台上,创作者们剪辑的《绿皮书》精彩片段和颁奖典礼高光时刻中,沈玲珑自信大方地走上领奖台、发表感言的画面被反复传播,她优雅的气质和沉稳的台风吸引了无数观众。

一些网红博主在庆祝视频中特别提到沈玲珑,模仿她在电影中的拍摄手法,解读她的导演风格。

“家人们,沈玲珑的这个镜头运用真的绝了,一下子就把氛围烘托出来了。我觉得特别像老谋子的运镜技巧,但又不完全一样。”一位网红博主对着镜头说道。

与此同时,国内各大媒体也纷纷对《绿皮书》的获奖进行了全方位、深入的报道。

《电影周刊》发表了长篇评论文章:“沈玲珑导演的《绿皮书》在奥斯卡的舞台上大放异彩,这是中国电影的骄傲时刻。影片以其深刻的主题、精湛的演技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征服了国内外观众的心。沈玲珑导演独特的叙事手法,将种族与友情这一宏大主题融入到一个个生动的细节之中,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尽管与最佳导演奖擦肩而过,但她的才华已经得到了国际影坛的高度认可,为中国电影人树立了榜样,也为中国电影走向世界打开了新的大门。”

电视台的电影频道也制作了特别节目,邀请了众多影评人和电影专家来解读《绿皮书》的成功之处以及沈玲珑的导演风格。

“沈玲珑导演在《绿皮书》中展现出了非凡的调度能力,无论是画面的构图还是演员的表演节奏,都把握得恰到好处。这次获奖是对她多年来在电影创作道路上坚持与探索的最好回报,虽然留有遗憾,但这也将成为她继续前行的动力。”一位资深影评人在节目中说道。

此前,沈玲珑在接受采访时曾说过:“电影于我而言,是讲述故事、触动心灵的窗口。我希望通过《绿皮书》,让观众们看到人性中的善良与美好,看到不同肤色、不同背景的人之间也能绽放出真挚的友谊之花。每一个角色都是有血有肉的,每一个画面都是我们精心雕琢的,我们想要呈现的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段能引发人们思考和共鸣的情感旅程。”这些话语在网络上被广泛传播,让网友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到她的创作理念和内心世界。

甚至在一些电商平台上,《绿皮书》的原着小说、电影周边等商品的销量出现大幅增长,不少消费者表示是被沈玲珑的才华和魅力所吸引,想要通过这些商品更深入地了解这部作品背后的故事。

这场国内网民的狂欢,不仅仅是对一部电影获奖的庆祝,更是对中国电影走向国际舞台、获得世界认可的一种欢呼与期待。

沈玲珑作为中国电影人的代表,她的才华和个人魅力成为了众多网民关注和支持的焦点。

这次的奥斯卡之旅虽有遗憾,但大家都坚信,她在电影道路上的光芒不会就此黯淡。

当《绿皮书》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斩获最佳影片等多项大奖的消息传回国内,瞬间点燃了网民们的热情,整个网络世界陷入了一场盛大的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