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明末局势

到了崇祯十七年,越来越多的朝臣都意识到中原已经成为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北京城很可能会被流寇和建奴当做入住中原的首选目标,南迁这间事情就逐步的成为了被公开迂论的事情了。

王承恩的内心无数想法飘过:莫非太子想要以仙人托梦的方式让皇爷决定独断朝纲推行南迁?可皇爷自己并没有下定决心啊,同时那些朝臣也没有一个傻子,都不想在青史之中做那放弃祖宗陵寝的罪臣,一个个的都在朝议此事的时候反对。

可太子爷如今的作风却是有像是就要如此,就好似要以这种鬼怪仙神的方式来让其达到目的,莫非太子爷背后有高人指引,这次的病其实乃是一个促进南迁的局?

一瞬间王承恩的内心就拐到了后宫争斗之上了,他小心翼翼的看着太子朱慈烺,低声道,“太子爷,莫非是皇后娘娘想要让皇爷南迁才让您费这周折。”

朱慈烺闻言哭笑不得,但仔细一想也觉得此人所言不无道理,因为大明朝南迁的最大收益人除了崇祯皇帝和周皇后之外,就是他这位未来必然会继承皇位的太子爷了,按照这个思维逻辑而言,他这个太子支持南迁的利益乃是必然的。

不过他朱慈烺是真的进入到了一个叫做大千世界的地方的,自然没有撒谎,如果真的是那个大千世界,那那个世界被他称呼为仙界也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但因为现在的情况紧急,大千世界鞭长莫及,朱慈烺干脆把大明朝的各类物品和世界贸易所需要的物品所统合的一篇文章递给了王承恩。

这玩意儿还是饭前朱慈烺凭借记忆快速写下来的,笔迹有些潦草,墨迹才干不久,显然是有备而来。

“这是?”

王承恩接过朱慈烺递过来的一张细柔的宣纸,宣纸很软也稍稍有些褶皱,他一一摊开,就看见了这张纸上写的乃是大明朝各地物资的产量,价值的钱粮,还有销往各地诸国所可以获得的利润。

他定睛一看,就微微有些入神,来自江南地带的,茶叶,瓷器,生丝,换取海量的香料,白银进入大明境内,弗朗机,法兰西,英格兰,罗刹国,日本,吕宋,琉球,缅甸,朝鲜,各种听过和没听过的国家的货物能够和大明朝交换的物资,可以获取的财富都在这张图标之上。

王承恩一边看,手一边颤抖,口中下意识惊呼出声,“这,这…”

他有些不敢置信,又翻了几页,然后浑身都有些颤抖,尤其是看到了最后竟然看见朱慈烺推算未来百年之内流入大明的白银会是数十亿两,更是激动得不可抑制的喃喃,“我大明…我大明…不可能这么富吧。”

王承恩很知道流入的白银和在手上流动的白银两者之间的概念,这等于平白多出了这么多全新的财富。

看着王承恩这样的表现,朱慈烺的双眼顿时一亮,知道自己第一步先声夺人已经有了些效果,笑道,“这些东西的出现都是真实不虚的,这些国家还有这些货物,按照锦衣卫的渠道,你这位东厂提督可都不是很明白吧,这就是仙人给我指的路,那就是想活路,先致富。”

“我大明朝泱泱神州之中的财富不负胜数,但却无法落到实处,进入国库,这才是大明如今风雨飘渺的真实原因,那些国之硕鼠,大隐于市,中隐于市的人才乃是我大明朝真正之祸患,诡寄,逃税,免税,各种手段层出不穷,使得我大明国库空的能跑马,而战场糜烂,偌大中华竟然无多少可战之兵,实属可笑。”

“千岁爷所言极是,但如今你我都在这北京城之中,对此又有何办法呢?”

王承恩闻言皱眉苦笑,苦的是大明如今的风雨飘渺,山雨欲来风满楼,笑的是他知道了原来大明朝之中的财富竟然如此丰厚,只不过被隐藏起来没有被他和崇祯皇帝知道而已。

朱慈烺起身负手而立,整个人如同傲视苍穹的神人,他丰神俊朗的面容带着坚毅的神色,“自崇祯十六年,赋税,加派了价值一千多万两,这一千多万两又因为战事原因,许多地方无法收取,多由江南,浙江,广东,福建,这些地方承担,但这些地方并没有同北方一样催发出流民来,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大明的根子根本就没烂,先前闹倭寇的地方都被戚家军还有现在的郑芝龙平定,根本就没有乱世气象。

所以这也代表我们在南方的税赋还加的不够,一但真正的调动了南方的财力前来支援北方,如今的局面必然会有所缓和,王督主,现在你可知道朝廷这些年加派的税赋可是加在了哪里?”

“加在了辽东战事和平定流民叛乱之上了。”王承恩闻言呼气,“还加在了北方老百姓头上,这些老百姓因为天寒地冻,粮食颗粒无收,朝廷虽然让他们欠款不缴税赋,但也无力赈灾,所以这些人也大都成为了所谓缴之不灭的逆贼。”

“王伴伴倒是很明白这一点。”

朱慈烺听到王承恩竟然知道是朝廷的加派促使了更多的流民,不由对他另眼相看,同时语气词也稍稍有所变化,“如今乃是建奴不绝,加饷不绝,加饷不绝,流民不绝的死循环,朝廷就是被这么一步步的拖垮的,大厦将倾啊。”

“朝廷目前双线作战,官兵面对流贼乃是胜多败少,但面对虏丑却是胜少败多,王伴伴,你可知这是为什么?”

“这奴婢自然是知道的。”点点头,王承恩的神色也有些忧愁,苦笑道,“流贼都是那些活不下去的流民哗变造反所变,自然是乌合之众,我大明三百多年的基业,大义这个名分一出,大多数流民自然是望风而降,毕竟造反乃是杀头大罪,容易牵连九族,但面对虏丑却是不同,这些人本就是异族,且反我大明早以不止一代,又久居塞外,民风彪悍,擅长马术,来去自如,同时又遇雄主统合,对我边关扫荡劫掠。战力不凡,我大明官军自然不是对手。”

朱慈烺背负双手,语气倏然,“还不是缺钱所至,虽然虏贼确实战力不凡,但我泱泱中华上国,数万万人口,又怎能被这等暹粒之疾所困,如今朝廷在东南所收之税赋虽巨,但也不足以应对中原,西北,辽东军机费用。南地收取之财富不足以抵押北地之灾祸,那就会让天灾,人灾横行,北地旱冰三千里,朝廷无丝毫粮救济,这些人自然揭竿而起,起义不断,使得官军疲于奔命,现在就是外有蛮夷叩关,覆灭我华夏衣冠之危,内有流血漂橹,如陈胜吴广这等称王称帝之反贼。”

到了崇祯十七年,越来越多的朝臣都意识到中原已经成为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北京城很可能会被流寇和建奴当做入住中原的首选目标,南迁这间事情就逐步的成为了被公开迂论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