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赈灾济民,抚天下之伤痛
杨英豪在外交斡旋上成功稳住了大明的邦交,让周边局势渐趋安稳,可还未等他松口气,国内便传来了灾荒的消息。多地遭遇了罕见的旱灾,庄稼颗粒无收,百姓们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饿殍遍野,惨不忍睹。杨英豪听闻此讯,心急如焚,当下便决定全身心投入到赈灾济民之事中去。
杨英豪先是进宫面见朱瞻基,一脸凝重地禀报道:“父皇,儿臣刚得知多地遭受旱灾,百姓困苦不堪,如今正是急需朝廷出手相助之时,还望父皇下旨开启赈灾之举,儿臣愿亲赴灾区,督管赈灾事宜,定要让百姓熬过这艰难时刻。”
朱瞻基亦是满脸忧色,点头道:“钰儿,朕也正为此事忧心,既你有此决心,朕便准你前去,朕会即刻从国库拨出赈灾钱粮,你定要妥善安排,莫让百姓再受苦了。”
得了旨意,杨英豪马不停蹄地开始筹备起来。他召集了户部、工部等相关部门的官员,商议赈灾的具体方案。户部官员汇报道:“殿下,当下国库能拨出的钱粮虽不算少,可受灾之地范围颇广,若想全面覆盖,恐怕有些吃力,还需合理分配才是。”
杨英豪沉思片刻后说道:“先按照各地受灾的严重程度划分等级,重灾区优先拨付充足的钱粮,同时,要确保这些钱粮能实实在在地发到百姓手中,不可被贪官污吏中饱私囊,这一路上的押送也需安排得力之人负责。”
工部官员则说道:“殿下,除了钱粮,还需考虑到水源问题,灾区缺水严重,咱们可以组织工匠前往,帮忙打井、修建简易的水利设施,或许能缓解燃眉之急。”
杨英豪听后,觉得有理,当即安排下去,一边组织押送钱粮的队伍,一边召集各地的能工巧匠,一同奔赴灾区。
数日后,杨英豪带着赈灾队伍抵达了一处受灾极为严重的县城。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破败景象,百姓们衣衫褴褛,面黄肌瘦,许多人都饿得躺在路边,眼神中满是绝望。杨英豪见此情景,眼眶泛红,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改变这一切。
他先是找到了当地的县衙官员,询问灾情和之前的救灾举措。那知县惭愧地说道:“殿下,下官已尽力施粥救济,可灾民太多,粮食根本不够啊,而且这水源枯竭,实在是难以为继。”
杨英豪没有过多责备,而是立刻指挥众人行动起来。他让工匠们在县城各处寻找合适的地方打井,同时安排士兵们搭建起临时的粥棚,开始煮粥赈济灾民。
为了防止出现哄抢等混乱情况,杨英豪亲自站在粥棚前,高声说道:“各位乡亲,朝廷的赈灾钱粮已到,大家莫要争抢,都能有口吃的,只要咱们齐心协力,定能熬过这旱灾啊!”百姓们听了,纷纷跪地感谢,口中高呼着“钰王殿下千岁”。
在打井的过程中,却遇到了难题,地下水位过低,普通的打井方法难以挖到水。工匠们面露难色地向杨英豪汇报,杨英豪一边安抚众人,一边凭借自己所知的一些现代打井知识,建议改变打井的角度,往更深的地方探寻水源,并且采用一些加固井壁的方法,防止坍塌。
工匠们按照他的方法尝试,经过几日的努力,终于成功打出了几口水井,清澈的井水涌出时,百姓们欢呼雀跃,仿佛看到了生的希望。
而另一边,林婉清在京城听闻杨英豪在灾区辛苦赈灾,心中担忧不已,她虽是女子,可也想尽自己的一份力。于是,她组织了京城一些医馆的医者,带上药材和简单的医疗器具,也赶往灾区,想要为灾民们诊治疾病。
杨英豪得知林婉清前来,既感动又心疼,赶忙前去迎接:“婉清,你怎也来了,这灾区条件艰苦,你一个姑娘家,实在是太辛苦了。”
林婉清却坚定地说:“殿下,婉清虽力量微薄,但看着这些灾民受苦,实在不忍心,能帮一点是一点呀。”
在林婉清和医者们的帮助下,那些因饥饿和恶劣环境而生病的灾民们得到了救治,减少了伤亡。
随着赈灾工作的推进,杨英豪发现,仅仅依靠朝廷拨发的钱粮还是不够,还需想办法让灾区尽快恢复生产,实现自救。他鼓励百姓们将一些还未完全干涸的土地利用起来,种植耐旱的作物,并且亲自指导他们如何进行耕种、灌溉。
同时,杨英豪还想出了以工代赈的办法,组织灾民们参与到一些简易水利设施的修建、道路修复等工程中,这样既能让灾民们通过劳动换取口粮,维持生计,又能为灾区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然而,赈灾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一些押送钱粮的官员,禁不住诱惑,偷偷克扣赈灾物资,中饱私囊;还有些地方的豪绅,趁火打劫,囤积粮食,高价售卖,大发灾难财。
杨英豪得知这些情况后,雷霆大怒,立刻派人彻查。对于那些贪污的官员,一经查实,就地革职查办,追回物资,并且当众斩首示众,以儆效尤;对于那些豪绅,杨英豪则命人强行征缴他们囤积的粮食,平价卖给灾民,若有反抗者,同样严惩不贷。
经过这一番整治,赈灾的秩序好了许多,物资也能更顺畅地发放到灾民手中。
在杨英豪以及众多有志之士的共同努力下,灾区的情况渐渐有了好转。水源问题得到缓解,百姓们有了粮食吃,也开始恢复生产,曾经笼罩在这片土地上的绝望阴霾慢慢散去。
杨英豪看着逐渐恢复生机的灾区,心中满是欣慰,可他也明白,这场旱灾只是一个考验,往后还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天灾人祸,必须要建立起一套更为完善的防灾救灾机制才行。
回朝之后,杨英豪便向朱瞻基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建议在各地设立常平仓,丰年时收储粮食,灾年时开仓放粮;还要培养专业的救灾队伍,平时进行相关技能训练,灾时能迅速响应;同时,加强对各地水利设施的日常维护,提高抵御天灾的能力。
朱瞻基听后,十分认可,当即下旨按照杨英豪的提议去施行。而杨英豪通过这次赈灾济民之举,再次赢得了百姓的爱戴和朝堂上下的赞誉,他也离改变朱祁钰命运、铸就大明辉煌的目标更近了一步,与林婉清之间的感情,也在这共患难的过程中愈发深厚,成为了彼此心中最重要的牵挂,他们将继续携手,为大明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动人篇章。
第二十六章 赈灾济民,抚天下之伤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