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与北方游牧民族议和通商协议的达成,边境迎来了一段难得的安稳时光。朱祁钰却没有丝毫松懈,他深知这来之不易的和平需要用心去维护,而大明内部诸多事务也亟待进一步完善,只有自身根基稳固,才能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变数。
在京城,朱祁钰先是将心思放在了吏治整顿之上。他深知,官员乃是治国的关键所在,若吏治不清,再好的政策也难以有效施行。于是,他找来几位亲信谋士以及清正廉洁的朝中大臣,一同商讨此事。
朱祁钰坐在书房中,神色严肃地说道:“诸位,如今我大明看似一片繁荣,可吏治之中仍存在不少弊病,贪腐、推诿、不作为等现象时有发生,长此以往,必伤国本。本王想听听你们的看法,该如何有效地整顿吏治啊?”
一位名叫陈大人的清流官员拱手说道:“殿下,下官以为,当从考核制度入手。如今官员考核虽有章法,可多流于形式,应当细化考核标准,不仅要看政绩,更要考察其品德、廉洁等方面,对于那些表现不佳者,该罚则罚,该免则免,绝不能姑息。”
另一位张大人也点头附和道:“陈大人所言极是,同时还可设立专门的巡查机构,不定期地去各地明察暗访,一旦发现官员有违法乱纪之举,即刻查处,起到威慑作用。”
朱祁钰听着众人的建议,微微点头,说道:“两位大人说得有理,此事便交由你们去拟个详细的章程出来,咱们要做到有理有据,让那些心存侥幸的官员无可遁形。”
在众人的努力下,新的吏治考核与监察制度很快便拟定出来了。朱祁钰拿着方案去面见皇帝朱瞻基,奏道:“父皇,儿臣以为当下我大明吏治需得好好整顿一番,这是儿臣与几位大臣商议后拟出的方案,还望父皇过目,若可行,便推行下去,定能让朝堂上下的风气为之一清啊。”
朱瞻基仔细翻阅后,龙颜大悦,说道:“钰儿,你此事办得甚好,朕也早有整顿吏治之心,只是一直未寻得合适之法,你这方案颇为周全,便依此施行吧,朕命你协助吏部一同督办此事。”
朱祁钰领命后,便积极投身其中。各地官员听闻要严抓吏治,一开始还有些不以为意,可当巡查的队伍真的查出了不少问题官员,并依法惩处后,众人这才纷纷警醒,开始认真对待政务,官场的风气也逐渐变得清正起来。
而在经济方面,海外贸易在规范管理下越发繁荣,沿海城市一片热闹景象,码头上来往船只不断,货物堆积如山。朱祁钰又想着要让这贸易的红利惠及更多地方,便提议修建连通沿海与内地的运河。
他在朝堂上说道:“诸位大人,如今海外贸易虽盛,可货物运输到内地成本颇高,耗时又久,若能开凿运河,便可大大缩短运输路程,降低成本,让内地的百姓也能更便捷地用上那些海外的好物,同时也利于内地的物产运往沿海出口,促进我大明整体的经济流通啊。”
工部的官员们听了,虽觉得这是好事,可也面露难色,毕竟开凿运河工程浩大,耗费人力物力财力无数。朱祁钰看出了他们的顾虑,接着说道:“本王也知晓这并非易事,不过可以分段进行,逐年投入,慢慢修建。朝廷可以拨出一部分专款,再号召各地富商捐资,集合各方之力,定能将此事办成。”
皇帝朱瞻基觉得朱祁钰的提议很有远见,便批准了这个计划,还让朱祁钰负责牵头此事。朱祁钰不敢怠慢,亲自去各地考察选址,邀请水利专家一同规划运河线路,忙得不可开交。
在民间,朱祁钰对寒门士子的培养依旧没有放松。他虽减少了公开露面,可暗中资助的力度却更大了。那些从讲学之所走出来的学子们,越来越多的入朝为官,他们秉持着朱祁钰所倡导的为国为民的理念,在各地为百姓谋福祉,或兴修水利,或改善治安,或推广农耕技术,深受百姓的爱戴。
百姓们对朱祁钰的感恩之情也越发深厚,民间自发地为朱祁钰立起了生祠,虽此举有违礼制,可也足见朱祁钰在百姓心中的崇高地位。朱祁钰听闻后,赶忙下令让地方官员劝阻百姓,说道:“本王不过是做了些分内之事,受百姓如此厚爱,实不敢当,生祠一事万万不可再行,还望诸位乡亲把心思多放在自家的生活上,一起让咱们大明变得更富足才是。”
然而,就在朱祁钰为大明的发展尽心尽力之时,太子那边却有了动静。太子见朱祁钰在朝堂内外威望日盛,心中渐生忌惮,觉得朱祁钰迟早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于是,在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的怂恿下,开始在暗中拉拢朝臣,试图扩充自己的势力。
一次,朝会上商讨关于运河修建的资金筹备问题,太子突然站出来说道:“父皇,钰王殿下虽说这运河之事是为了我大明好,可耗费如此巨大,万一最后成了烂尾工程,那可如何是好?儿臣觉得还是应当谨慎行事,莫要贸然投入太多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朱祁钰心中明白太子此举的意图,当下便恭敬地回道:“太子殿下,这运河之事,儿臣与诸多专家、官员都已反复论证过,虽工程浩大,可只要按计划稳步推进,必能成功。况且如今海外贸易发展正盛,急需这样一条运河来助力,若因顾虑而停滞不前,那才是错失良机啊。”
皇帝朱瞻基看着两人,微微皱眉,说道:“此事朕已准了钰儿去办,钰儿向来做事稳妥,朕信得过他。太子你也莫要过多担忧,若有疑虑,可多与钰儿商讨便是。”
太子碰了一鼻子灰,心中对朱祁钰更是怨恨,回到东宫后,便与身边的谋士商议如何进一步打压朱祁钰。
朱祁钰也察觉到了太子的敌意,回到王府后,他对心腹们说道:“太子如今视我为眼中钉,怕是往后还会有诸多手段来对付我,咱们行事得更加小心谨慎,切不可落人口实,同时也要留意太子那边的动静,若有不妥,及时应对。”
张诚说道:“殿下,太子毕竟是储君,咱们不好与其正面冲突,依我看,还是继续做好咱们自己的事,用实实在在的成绩让陛下和朝臣们看到殿下您的忠心与能力,让太子找不到借口才是。”
朱祁钰点头认可,随后依旧一心扑在各项事务上,督促着运河的修建进度,关注着吏治整顿的效果,也操心着边境的安稳情况。
日子就在这般忙碌与暗流涌动中一天天过去,朱祁钰凭借着自己的智慧与努力,一点点稳固着自己在大明的根基,化解着来自各方的危机,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改变朱祁钰命运、让大明走向昌盛的目标坚定前行。尽管前路依旧布满荆棘,可他心中的信念从未动摇,他相信只要持之以恒,定能在这大明的历史长河中,书写出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让大明绽放出不一样的光彩。
而那隐藏在暗处的各方势力,看着朱祁钰如此稳扎稳打,心中虽有不甘,却也一时难以找到合适的机会下手,只能继续观望,等待着时局的变化,可朱祁钰已然做好了应对一切的准备,无论风雨如何,他都将屹立不倒,守护着大明的江山社稷。
第三十八章 励精图治,稳固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