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公子高的自知之明

比如老师曾经提及过的什么日后建几所“烹饪学堂”用于研究新式菜品......

嬴荣禄就十分赞同。

小主,

——

李斯府上。

公子高正在此处做客。

和公子高一起的,还有公子高的老师——博士陆川。

陆川乃是朝堂上数十位博士中平平无奇的一员。

虽然同样是儒生出身。

不过......

他既没有淳于越那样大的名头。

也没有周青臣那溜须拍马之能。

所以,在朝堂之上一直不温不火的。

而且他的主张有些偏向于荀子。

并非是传统儒生。

他对荀子的主张和思想十分推崇。

早年间甚至还跋山涉水准备去兰陵拜师荀子,差点就成李斯的小师弟了。

只可惜,等他见到荀子的时候。

荀子却已经变成一座坟堆了......

他还没来得及拜师荀子,荀子就已经离世了。

这让得他颇为的遗憾。

在荀子离世后,陆川便开始自己埋头研究......如何才能够儒法并重。

并且还以荀子真正传人自居。

毕竟在陆川看来,荀子虽然伟大。

但是他教出来的高徒,却都是只重功利法家之人。

压根就没有继承到荀子真正的思想。

他陆川虽然没有真的拜师荀子。

但是却继承到了荀子真正的精髓。

在陆川的“营销”下,在秦地亦是有了一些小名声。

因而才能够成为秦国博士中的一员。

不过,由于其主张和荀子近乎相同。

自然是不受如今秦国法家第一人——当朝廷尉李斯的待见。

李斯虽然是荀子弟子,但是师徒二人主张却是截然不同。

李斯在知晓秦国因为重视法治。

从原本的弱小之国,短时间内变成当世最强之后。

他的心......

就已经彻底的倒向法家了。

抛弃一切无用的礼治手段,完完全全以法治为主。

才是李斯的追求。

哪怕是荀子如何劝说,都没能动摇过李斯的心。

在李斯看来秦国的强大和仁义没有一点关系。

“非以仁义为之也,以便从事而已”。

怎么实用怎么来就够了。

仁不仁义并不重要。

秦国如此强大,难道是因为仁义吗?

荀子听到李斯的话后。

则是举了夏商灭亡的例子训诫李斯,并且警示他:

“今汝不求之于本,而索之于末,此世之所以乱也。”

荀子认为李斯重视法治而忽视礼治,实在是舍本求末。

......

师徒二人虽然都是主张法治,但是却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方向。

——

而且李斯总觉得。

这陆川就是在借着老师的名头,给他自己脸上贴金。

所以这也导致主张儒法并重的陆川。

那是两头不讨好!

在朝中的地位,并不高。

毕竟,以孔孟一派为正统的儒生们。

压根就不认为荀子这种能够提出“性恶论”,并且教出一大堆法家弟子的人......

能算是儒生!

而法家一派。

则是在李斯的带领下。

更是彻彻底底的和儒家分割开来了。

他们不认礼乐,只重赏罚。

乃是纯粹的法家学派。

也不会认同陆川的主张。

故而,在种种原因加持下。

李斯对这位半儒半法的博士陆川,自然是没有什么好感。

要不是陛下认为陆川的主张,其实亦有可取之处。

特意将公子高教给其教导。

陆川在朝堂的地位,还能更低一些。

不过哪怕如此。

他平常也跟一个小透明一样。

在朝会之上,几乎就说不上几句话。

当然这一切从今天开始。

倒是出现了改变。

——

李斯府上。

李斯摆上了一桌颇为丰盛的宴席以招待这师徒二人。

此刻李斯面带微笑的看着公子高,称赞道:

“公子如今得陛下垂青,得以掌管关中刑罚。”

“日后前途,必然是不可限量。”

陆川看着往日里对自己有些不屑一顾的李斯。

如今对自己态度大变。

心情那是说不出来的舒畅。

不过,他也没有因此而摆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