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夕阳

小主,

“陛下,只是短短几年,宋军连续夺了西夏和陕西。宋皇雄心勃勃,宋军兵强马壮,绝不会就此罢手。以臣看来,宋人必会北伐。陛下,不如励精图治,休养生息,等待时机发兵南下,以免坐以待毙。”

平章政事候挚,苦着一张脸上前奏道。

候挚一通面子话说下来,完颜守绪愁容满面,恍恍惚惚,不置可否。

先发制人,后发者受制于人。这样浅显的道理,他当然明白。

可是,宋军真的那样好对付吗?

国力日渐孱弱,精锐尽失,三千铁甲纵横江淮的豪情壮志,似乎也随风而去了。

“陛下,我大军刚与鞑靼大军交战,折损甚多。宋军士气正盛,携陕西大胜鞑靼大军之声威,不宜和其正面交锋。陛下还是应趁宋国太后病逝,派使前往吊唁,也一探宋人虚实。”

参知政事李蹊继续上奏。看他的谏议,还是坚持以和为贵。

“陛下,宋金世仇,不可不防。但我中国连年征战,国力匮乏,士卒死伤无数,以今日之势,已无法对宋军用兵。宋人皇太后病逝,蒙军退去,正好以吊唁为名交好宋国,厉兵秣马,恢复国力,以图恢复。”

参知政事、枢密副使赤盏合喜,这个时候也谨慎了许多。

连托雷七万蒙古大军都能击溃,并且斩杀主将,宋军的实力,非同一般,甚至让人心惊。

“宋负朕深矣!朕自即位以来,戒告边将,无犯南界,乃为唇亡齿寒,自然之理。宋人一再进逼,贪得无厌,真以为我中国无人吗?”

几个参政大臣底气不足,完颜守绪再也按捺不住,长久积压的怨气,立刻发作了出来。

“宋军击败北兵,只不过侥幸,靠着火器,人多势众,据城而守。北兵所以常取全胜者,恃北方之马力,就中国之技巧耳。我中国实难与之敌,至于宋人,何足道哉。足道哉!朕得甲士三千,纵横江淮间,有余力矣!”

完颜守绪迷之自信,对南宋无能懦弱之偏见,根深蒂固。

“陛下,宋军击溃鞑靼大军,又占了陕西。以宋人看来,陕西是宋国故地,宋军必不会归还。宋军占了陕西、西夏,又兵进山东,已经和北兵正面相对,大战在所难免。君子不立危墙,我中国只能忍辱负重,静观其变,绝不可轻言和大宋开战。否则战事一起,就再也没有退路了!”

候挚黑着脸上前奏道,对皇帝的自信无情打击。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三峰山之战,金军与蒙军都是死伤无数,就连完颜陈和尚、完颜合达、杨沃衍这些良将都已阵亡。要不是宋军击溃了西路蒙古大军,此刻恐怕汴京城已经被窝阔台们攻下了。

真要是那样,大金国可就真亡了。

“陛下,宋军能大破北兵,格杀托雷,足见其实力。宋军早已非昔日吴下阿蒙,陛下不可轻视。宋皇赵竑雄心勃勃,麾下皆是虎狼之士。陛下想要向江淮用兵,此时并非良机。”

参知政事李蹊苦谏完颜守绪,不可轻举妄动。

宋皇赵竑自比秦皇汉武,麾下猛将如云,数十万锐士,早已不是以前的宋人。

三千甲士纵横江淮,还有余力。

皇帝这是从哪里来的自信?没有睡醒,还是饮酒过度?

实话实说,以宋军目前的战力,不要说三千甲士,就是三万,甚至是三十万,也不一定能纵横江淮,哪里来的余力?

“两位相公所言甚是!臣附议!”

参知政事赤盏合喜出班奏道,让御座上的完颜守绪脸色更加难看。

“臣附议两位执政,陛下慎思!”

蒲察官奴也改了口,不再坚持刚才的主战观点。

刚才只不过附和皇帝,真要弄巧成拙,让他去攻打宋军,他还真没有皇帝的这份自信。

“朕也想厉兵秣马,好好地恢复国力,以备再战。但是,宋人会给朕这个机会吗?万一宋军来攻,又该如何?”

完颜守绪沉下脸来,心头沮丧。

君权不振,作为大金皇帝,他依然要和士大夫共治天下,何其悲哉!

反观隔壁的大宋,赵竑乾坤独断,大刀阔斧,满朝士大夫,谁敢挑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