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全面革新,皇命下达

他强调道,"这是国家大计,无论可行与否,改革势在必行!"他警告道,"若再聚众抗议,将以扰乱秩序论处,甚至可能剥夺你们的科举资格,那可是读书人之本啊!"

在大明,读书人享有崇高的地位,即使面对官员也不必下跪,但一旦失去功名,前景便黯淡许多。

因此,听了知县的话,学子们虽不满,却不敢轻举妄动,只默默承受。

这时,名书郎出言询问:"请问知县大人,改革既然已定,是否应提前告知我们新的考试内容呢?"他的眼神流露出期待。

知县答道:"此次改革,陛下亲自指示,各级官署会迅速发放有关行测申论的学习资料,供学子们自行研习,今后的考试将以此为主。”

听到这样的安排,学子们心中多少有了些安慰,毕竟政府愿意提供免费的学习资源。

很快,果厚照位面的士子们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寒门应试之路。

朱逸深知首次改革的重要性,因此在命题时刻意降低了难度,以免初试过于严峻,打击士子们的信心。

大明选拔的是人才,而非折磨他们。

然而,朱元璋内心对此并不完全放心。

他出身贫寒,对知识充满渴望,虽然尊重读书人,但仍担忧突如其来的改革会引起轩然大波。

尽管他行事决断,但深知民心不可忽视。

当看到朱逸带领大明走向仙途,实力日益增强,他毫不犹豫地支持了儿子的决定,尽管心中仍有疑虑。

回溯过往,朱逸内心深处确实有所顾虑,但他并未向朱元璋透露。

朱元璋自始至终对儿子抱有深信,尽管表面强硬,内心却存有一丝忧虑。

朱逸敏锐地察觉到了父亲的隐忧,此刻他以轻松的口吻道:“陛下,您是否在忧虑这次学术革新可能激起学子们的反弹。”

朱元璋原未打算提及此事,但朱逸的提问却打开了他的心扉。

他坦诚地说:“逸儿,你知道的,我们对你有信心。

大明今日的繁荣,你的贡献不容忽视。”

“然而,士人阶层的传统绵延千年,自隋朝以来,这种模式已根深蒂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