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家来人听得直咧嘴,多吃点饭怕什么?乔家养不起,茅家可不在意。当下双方一拍即合,乔如槐就此便去了镇上。
因为木炭烧窑通常都是就地取材,乔如槐常常整年呆在山里,回家的次数就比较少。
乔家上下这些年被他连累得饭都吃不饱,就是乔老大、韦氏都拿他当怪物,乔如槐渐渐的也明白过来,回家次数越来越少,也不敢留在家里吃饭。
再后来茅家三房的长女茅婉容看上乔如槐,茅三请媒人来说和,乔老头却不愿意出银子。茅家干脆也不要聘礼了,茅三越过乔家将女儿嫁给乔如槐。
虽然没有明说,但实际乔如槐等于是入赘茅家,做了上门女婿。
乔如槐离开乔家时,乔亦雪还只八岁,哪里懂得这些事情。只知道这个堂哥,家里似乎不要了,甚至提都不愿意提。
她对乔如槐印象深刻,却是因为每次他回乔家,总会带些饴糖、野果等小食分给她们几个小孩。
乔老头偏心,乔家三房平时总被区别对待,三房的孩子同样如此。
乔如槐却是个另类,他知道三房分到的东西总是最少,每次他来都默默的多留一份,私下交到乔亦雪手里。
乔亦雪那时是个闷葫芦,乔如槐也不多说,每每将手里的东西悄悄塞给她,便微微一笑离去,只留给她一个宽厚如山的背影。
乔亦雪没说过一个谢字,但却将乔如槐的笑,乔如槐的背影记在心里……
然而,厄运专找苦命人。
五年前,茅婉容的亲哥哥偷了家里的银子出走,她这一房被茅家主责罚,茅三被儿子连累,又气又愧生了病,没两月便不治身亡。
茅三死后,他媳妇魏氏悲伤过度也生了病,还被迫分了家。
乔如槐小两口带着两个孩子,只得和魏氏搬出来独立门户。这一房不光银子没分到半点,反而分到了五十两银子的债务。
好在魏氏自己有嫁妆铺子,并没被茅家主收去。做好做歹将铺子卖了,还上债务,又用剩下的银子包了林子,继续干木炭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