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322无耻的士大夫群体

或许每个王朝末年都要走一遭各种自然灾害。

以至于向众人昭示着,这個王朝已经走到了末路,让大家有勇气。

不单单如此,单独的农民起义、城市动乱、土匪和海盗的袭击、军队的哗变,处处都有事情,想要维持秩序很难。

“白莲教又出现了。”

朱元璋对于这个教派很是挠头,千防万防总会出现。

为躲避满洲人的推进,难民从辽东涌入北直隶和山东,跟着发生的骚动使剩下的白莲教领袖有了他们盼望已久的机会。

这时正当经济的衰退已经使大运河上的商业活动减少,给依靠运河为生的人造成生存困难,反了兴许能吃饱肚子。

此番百莲见动乱是自从宁王叛乱之后,对于大明维持稳定最为严重的一次内部威胁。

但天启还没来得及处理朝政没钱调集军队平叛的事情,众正盈朝的臣子们就希望皇帝能够掏出内帑来补贴,再下令免天下带征钱粮两年。

如此一来,调拨人马去平叛还能瓦解白莲教的军心。

于是在天启元年,因为辽东战事告急,年轻的天启帝在老师们的劝谏下,四次往外发了五百三十万两银子。

所以钱是皇帝出的,名声是东林党得的。

这与臣子们先前利用皇帝的廷仗来给自己涨名声的操作,并无二法。

但这么多银子撒到辽东去,真正到了数万士卒这个群体手上,不知道加起来有没有五十万两银子。

钱花了许多,事还没办妥当,党争就直接铺面而来。

客氏与魏忠贤勾连在一起,仗着皇帝的恩宠,直接干掉了大宦官王安,从此奠定了魏忠贤在宫中无人敢挑战的地位。

王安与东林示人交好,再加上东林党人跟魏忠贤旧怨没有解决。

于是东林党的头目们便合起伙来密谋干掉魏忠贤,结果讨论没有达到目的的一统,犹犹豫豫的反倒被魏忠贤先下手为强。

随着时间的推移,天启帝越发的对这帮东林党的所作所为感到不悦,并且认为世宗嘉靖时期,士大夫们是被收拾的最服服帖帖的一段时间。

无论是天启还是魏忠贤都希望看到那样的局面,但东林党人显然是不想走旧路的,双方对抗的越发明显。

“朕真是看不上这帮文人。”

朱元璋指着屏幕对着儿子教导道:“这帮东林党还想暂作韬晦之想,俯首低眉,或能躲过一劫,但朕可以肯定并无此种可能。”

“权力斗争,犹如两个互相扼住咽喉的人之间的比拼,毫无退路,谁先松手,则性命立为对方所取。”

朱标也是赞同他爹的话,竟然把命运放在敌人的“仁慈之心”上,他们不死谁死啊?

投降主义是要不得的。

朱标其实是挺喜欢看水浒传这本书的,旁人看着是好汉们杀人求招安,可他看的意思却不单单是这样。

宋江他还想依靠投降能当大官,真是天真!

不过朱标也能理解,一个县衙小吏,懂得什么朝廷内部核心权力之间的勾心斗角?

本来在造反这条赛道上一路狂奔,非得投入人家早就轻车熟路的官道上去,那岂不是手拿把掐的捏死你宋江?

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的东林党人,很难做到团结大多数,他们在提拔“正人”的时候,总是不忘打击他们眼中的小人。

他们利用京察的机会排除异己,造成了大明政坛的激烈冲突。

道德至上,难免水清无鱼。

太深的党见,成就了他们,也同时堵住了他们的自新之路。

一些原本与东林党人并无重大冲突的官员,也都投靠到了阉党那里,以此与东林抗衡。

在万世皇帝过世后的这七年,大家都是有着强烈的历史认知的,这帮东林党人得势之后是如何的清算他们来着。

“邪党人士”在这次斗争中遭到清洗,东林党人几乎占据了大明的所有权力要塞。

因此,天启前期也是“东林党”势力最为鼎盛的时期。

随着杨涟的发难,倒魏行动正式开始。

魏忠贤一个宦官极为恐惧,认为自己死定了,于是去找相好的客氏去苦,二人一同到天启帝旁边哭。

天启已经对东林党人没有多少好感了,信任也被削的一干二净,在二者之间,他坚定的选择了魏忠贤。

然后这场声势浩大的倒魏行动,就这么的烟消云散。

在极短的时间里,大明的一些文臣大员就以“认血亲”的方式纷纷聚拢到魏忠贤的身边,而且形成了滚雪球效应,越聚越多。

小农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基础主要来自血亲关系,只有自己的家人亲戚才是最可靠的。

朱元璋是这样想的。

同样魏忠贤也是这样想的。

在魏忠贤的权力集团中担当主要角色的基本上都是他的干儿义孙,他对这些人能够放心使用。

大明内阁、六部大臣乃至封疆大吏,个个以当魏忠贤的干儿义子为荣,这帮人的数量是不小的。

看到这一幕,朱标都笑出来声来。

一帮子文臣也忒不要脸了,争先恐后的给太监当儿子孙子。

即使内阁首席大学士胡子都花白了,还说什么怕魏忠贤不喜他这个白须儿,所以让自己的儿子给魏忠贤当孙子。

自己拐弯抹角的要给魏忠贤当儿子。

朱元璋算是确切的了解到了这个立皇帝的猖狂之处,对于天启如此放任于他是极为不爽的。

就因为他能够挪钱给你修宫殿,顺便给你说些好听的?

当然了,朱元璋也不觉得这个时候的朝廷当中有几个好臣子。

许多人都开始为了自己的利益互相团结在一起,全然不顾大明的利益。

“标儿,大明到了这个份上,你说这其中有没有万历他查抄张居正的缘故啊?”

“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