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静悄悄的,没有人敢在这个时候插话。
萧文宣停顿了一下,又继续说道:“朕虽已即位,但是,朝中之事,还要多仰仗太皇后,所以,朕准备效仿先祖,请太皇太后入朝听政。诸位爱卿对于此事,可有意见?”
众人面面相觑,相互用眼神交流着。
太皇太后坐在特制的帘子后面打量着众人。
这一道帘子是特制的,从里面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个人的表情,但是,大臣们却看不到帘子后面的太后是什么样的情况。
大家最后达成了一致。
没有意见。
这样的结果,太皇太后的脸上,并没有多少喜色。
因为,这些大臣看起来好像并不乐意,只是现在的情况,他们不得不妥协罢了。
这说完这件事,萧文宣还有第一次早朝的最后一件事。
“朕的发妻常氏娴淑典雅,钟灵毓秀,朕在危难之时,不畏险境智勇双全护朕周全,朕欲立发妻常氏为后,等先皇的葬礼过后再由礼部操办封后大典。朕的母亲罗氏受奸人所害,蒙受了不白之冤,追封她为明贤皇后与先皇同葬皇陵。”
皇上要将他的发妻封为皇后,这大臣们没有意见。
可是,追封罗氏为皇后,还要与先皇合葬皇陵的事情,是不是太草率了一点?
皇上这才第一次早朝,便急于给自己的母亲平反,而且,就只是随口这么罗氏是冤枉的,就连走个过场的证据都没有拿出来,这也太儿戏了吧?
可是,这个时候,谁也不想第一个站也来得罪新帝,都只是憋在心里。
只是朝堂上的气氛发生了一些变化。
“皇上,臣觉得,追封罗氏为明贤皇后一事还需要再斟酌一下。”鲁鸿儒站了出来。
“鲁大人有何高见?”萧文宣沉着脸问道。
“皇上,罗氏当初是被先皇处置的,皇上若是认为她无罪,也应该拿出一些证据来,这样,才能堵悠悠众口,否则,就凭皇上一句,罗氏无罪,还要追封贤明皇后与先皇合葬皇陵,实在是太儿戏了!”
鲁鸿儒的语气非常坚定,再配上他刚毅的神情,直接让萧文宣下不来台。
“鲁大人,你好大的胆子,竟然敢质疑皇上!”曹大人立即跳出来指责鲁鸿儒。
“曹大人是不是有证据可以证明罗氏是冤枉的?”鲁鸿儒直接问了一句。
曹大人噎了一下,老脸涨红,不知道怎么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