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岩心里更加觉得幕后散播的人厉害。这首童谣的歌词虽然简单,但却包含了深刻的社会批判和政治隐喻。幕后的人通过这种方式,巧妙地表达了对现状的不满和对汉室的怀念,而且还能避免直接引起官府的注意。
胡岩站起身,心中暗自思忖。他知道,这首童谣的传播背后一定有着更深层次的目的。他决定继续调查,寻找更多的线索。他开始询问更多的孩子,甚至一些成年人,希望能找到这首童谣的源头。
随着调查的深入,胡岩发现这首童谣不仅在孩子们中间传唱,甚至在一些成年人中也引起了共鸣。许多人对童谣中的“篡汉”和“思汉归”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这让他更加确信,这首童谣的传播背后一定有着更深层次的社会和政治动机。
胡岩意识到,这首童谣的传播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民间运动,它可能是一场有组织的、针对当前政权的抗议活动。他决定将这一发现报告给甄阜,同时提醒他必须采取谨慎的措施,避免激化矛盾,引发更大的社会动荡。
胡岩走进酒舍,原本只想找一处清静的地方吃顿饭,稍作休息。然而,酒舍内的热闹气氛让他意识到这里并非他想象中的安静之所。台上的说书人正讲得眉飞色舞,吸引了众多酒客的目光和耳朵。
他找了个角落的位置坐下,决定先听听说书的内容。随着说书人的话语逐渐展开,胡岩的眉头却越皱越紧。说书人讲述的是宛城近日发生的一件大事——王铈抢占邓晨的万紫千红店铺的故事。
说书人的声音抑扬顿挫,表情丰富,将事件描述得绘声绘色。他讲述了王铈如何利用权势,与官府勾结,强行霸占了邓晨的店铺。虽然胡岩并未参与此事,但说书人讲述的内容让他感到毛骨悚然。故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显得那么真实,仿佛说书人亲眼目睹了整个过程。
“你们是不知道啊,那王铈的手段可真是高明,官府的人也为他撑腰,可怜那邓晨,辛苦经营的店铺就这么被夺走了。”说书人一边说,一边摇头叹息,似乎对邓晨的遭遇深感同情。
酒舍内的听众们也被故事吸引,议论纷纷:
“真是无法无天了,这世道还有没有王法?”
“听说那邓晨也不是一般人,他会就这么善罢甘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