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忽里勒台制度

其一,贵由汗死的早,并没有指定接班人。

其二,窝阔台一系虽然是名义上的大汗,但因为铁木真的遗言,其家族实则并没有什么实力。

(国事归窝阔台,军队归拖雷)

其三,关键人物拔都的出现,作为诸王之长的拔都和察合台家族以及窝阔台家族关系并不好,反倒是和拖雷家族关系和睦。

实力强劲的拔都一言一行便能“决定”大汗的归属。

“蒙哥聪明睿智,人咸知之,拔都之议良是。”

在实力派代表人物拔都的倡议下,这才有了蒙古权贵齐聚一堂,共推帝(蒙哥)即皇帝位于斡难河畔。

从铁木真到窝阔台,再到贵由,乃至蒙哥。哪怕是声望无人可及的铁木真想要登上大汗之位,都必须举行“忽里台”大会,获得认可后才能实至名归。

这便是草原上的规矩。

其一,参加忽里勒台大会的有黄金家族的各宗王、以及地位高的各大臣和异密。

(所谓“异密”,即铁木真本人的亲密战友或者这些人的后裔。)

其二,不管有没有先大汗的遗命,哪怕是铁木真亲自下达的命令也不好使,新即位的大汗必须被黄金家族的大多数诸王和大臣们拥戴后才能算数。

其三,从铁木真时期,参与忽里台大会的人数越来越多,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其四,举行“忽里台”的地点在斡难河的源头。

(忽里勒台又称忽邻勒塔或者忽里台,都是一个意思。可以理解为聚会,会议等。)

虽然史书记载忽必烈于1260年三月初一于开平(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境内)举行“忽里台”大会,并于当月二十四日抢先即大汗位。

史书同样记载了一件事,阿里不哥得知忽必烈即位的消息之后,于同年五月再次举行“忽里台”大会,然后匆忙即位。

这里有一个关键词——“再次”。

表面上,忽必烈即位在前,阿里不哥即位在后。

实则不然。

原因在于其实在此之前,阿里不哥已经举行过一次“忽里台”大会。

第一次大会只是达成了一个协议,相当于一次预备会议,答案并没有正式公布罢了。

《史集》明确记载了一件事情,就在阿里不哥召集的第一次“忽里台”会议上,蒙古诸王一致指责道:“我们究竟要等到什么时候他们才能到来?”

阿里不哥等人一直在等,等谁?当然是等忽必烈及其部下们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