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这个时代已经半年多了,张信从不适应要死要活到无奈接受这个现实。
在这个时代生活,生活习惯还好说,但生活在自己完全不了解的历史时代那就让人有点受不了。更别说别人穿越要么系统、要么金手指,最少也是诗词歌赋都会,而自己除了幼儿园里面的几首诗,其他能记住的不多,除非有人提醒一两句,但这个陌生时代谁提醒、谁又知道。
再加上现在的时代讲究三从四德、三纲五常、当兵刺字等等大行其道。所以这个时代除了读书其他路子都是不务正业。
还好张信的老家也算鱼米之乡,暂时也饿不着,每天帮忙可以赚到5个钱,好的时候还能带回几条2两重的小鱼回家打打牙祭。
这天是中秋节张信在码头张火叔那边帮忙卖完了鱼,张火叔专门给他留了一条1斤多的南江鲤鱼。
其实张信知道江州人不爱吃鲤鱼所以没卖掉,但好久没吃什么肉的张信还是对能收到这条鱼非常开心。
一路走来,茅屋土坯房不成规则的堆砌。江矶村,虽然依江而居,但是仍属于穷乡僻壤,因为村子本来就建在一块河里泥沙堆积出来的一块江水半岛上,土地贫瘠,村里一大半都是靠打渔为生。而且当地人民生淳朴对于生活只要能基本温饱就满足了,所以村里比较富庶的也就多一两艘渔船而已。
张家本来家业非常大,但后来张信太爷爷跟太祖打了天下后,搬到了京城去了老家这边也就没留什么东西,除了每年回来扫墓做清明基本和老家没什么交集。但也亏了这样,所以这回张信母子遭难,老家人也没把他们当外人,还是好好的接济了一番。
当然,但从外面看的,张家还是很穷的,相对村里的茅屋土坯房,张信现在住的是他太爷爷的一个堂弟后人用来堆柴火的小屋子,摆一个床和垒一个锅就没空间了。
张信一进门刚好碰见了这一世的母亲李氏。李氏二十出头,少妇打扮,但眉梢还透露出几分大家闺秀的风范,如果不是干净的对襟窄袖背子上有补丁还真以为是哪家的大小姐。
“娘今年火叔给了我条鲤鱼,你拿去换盐巴吧”
原来平时张信拿回来的小鱼小虾小王八都会给母亲,让母亲拿去村口张贵家换点盐巴和针头线脑,而张贵则是村里唯一的货郎,平时都在附近几个村子转着,村里的妇人孩子都会拿鸡蛋鸭蛋、小鱼小虾跟张贵换一些盐巴、针头线脑。
今天也不例外,母亲李氏看着一斤多的鱼砸吧砸吧了下嘴还是忍住了,接过鱼就往外走了,而张信关上门从床底下拉出一个大陶罐把今天的5个铜钱放了进去3个这个大陶罐是家里日常用度的。而剩下的2个则放入一个小陶罐,这段时间张信已经存了500个大钱了,他是想今年秋闱结束后就去隔壁村读村学。听说那个村学的夫子以前中过举人,今年全心全意辅导女婿学习就停了几个月,要等秋闱之后才开学。
而张信现在都7岁了蒙学有点晚,还好被抄家时候母亲带出来了一些蒙学的书籍,张信本着繁体字的记忆,这些书每天都会翻看一下,自己也会拿树枝在地上练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