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王则起义

练兵自然是张德和张巨

私人护卫则是让展昭监管,如果不是志村大藏各子不高,张信还真想一直带着这群倭人招摇过市,要知道这群倭人从小受到武士道熏陶,对于主人那是死忠一般,有时候比家将还要可靠。

这时候的这些倭人全部穿上宋军扎甲,手持雁翎刀,只有几个还带着武士刀。他们日常的工作就是护卫张信身边。

可到了六月时候,在贝州的公孙策传来消息,他被打了。打他的是贝州知州张德一,原因竟然是张德一派人去那个锡伯部落征税,从人头税、到地税、田税、苗税等等三十多个税种,而这些锡伯人来这边的工作是。。。。放牧。那些税和他们没关系。

可张德一并不觉得,于是打了过来理论的公孙策。

张信也不想过多与张德一产生冲突,于是把这群人迁移到了自己治下馆陶。在那边张信的铁场刚刚开始投产,并且因为这边水系发达,直接做了七八个巨大的水车,并用上了水力锻锤,只要开始用之前把开关打开,在强大水流作用下水车带动齿轮,从而启动内部的水力锻锤。

水力锻锤节省了很多工匠事件,同时张信也在让人研究锻造板甲,不过现在只是在扎甲基础上做一些大块精铁配件而已。

当然水力钻孔设备还是张信最需要的,对付契丹和西夏最好的还是火枪。只是华夏古代都是钻枪管。

张信这边钻的同时也用欧洲的方法打造枪管。就是用一个U型槽把一个烧红的铁块,通过不断敲打,使铁块不断凹进去,之后再两个U槽中间放入一个枪内口径的圆铁棒,然后加热,捶打,加热,捶打,让两个U槽合拢直到没有缝隙为止,这样造出来的枪管速度比钻孔更快,良品率高,但气密性和强度不如钻孔的好,但适合大批量装备部队用。

这时候有个小人物开始闹事了,王则原为沧州人,少年时期正值北宋仁宗初年逐州一带战乱不止,连年灾荒,无法生存,流落到贝州(治所在今河北清河),自卖自身为人牧羊。后来投入宣毅军,升为小校。

而这时候的王则有个好任务就是跟着张信的锡伯人放羊、养马,这让王则及他的弟兄不仅多了一些肉食还有一些额外收入,本来过的挺好的

可当时贝州为永清军节度,是驻有大批军队的军事要地。因河北一带战争频繁,赋税繁重,贪官污更层层加码,横征暴敛,只闹得民不聊生,老百姓恨透了赵宋王朝,盼着改天换日,纷纷传言“释迦佛谢世,弥勒佛当持世。”于是弥勒教秘密结社,在河北的贝、冀、齐、德等州广泛活动,迅速发展起来

贝州知州张得一,更是一个贪得无厌德酷吏,一点正事不办,整天只知道吃、喝、嫖、赌向老百姓多要钱。各店铺卖的金银彩帛即应用物,他任意索取,概不给钱,害尽诸行百业。连驻军的薪饷供给也全被他贪污。因此人们都骂他是“绮罗裹定真禽兽,百味珍养畜牲!”

当时在贝州、冀州一带流行一种宗教,叫弥勒教。弥勒教创立于南朝梁武帝时期,源于大乘佛教,教义认为弥勒下生成佛,反对把释迦牟尼当作佛。两宋之后,弥勒教与明教合流,叫白莲教,更为有名。王则接受了弥勒教,由于他有些小聪明,善于与人交往,又不甘心平庸,逐渐成为河北一带弥勒教的领导人。

王则任用小吏张查、卜吉作出周密计划,他们准备同河北、山东各州府同时举事,首先占领渲州上的黄河浮桥,截断朝延与河北的联系,防止京师部队前来镇压。然后建都大名府,与大宋划河而治。

由于串联范围广、时间长、涉及人数众多,保密工作难度很大。

九月时候,一名叫潘方净的信徒怀揣匕首拿着书信去见北京大名府府尹张信

张信也不知道这个人要干嘛,但既然有书信给自己那就让他进来吧,潘方净来到张信书房,只看到几个半大孩子在一旁忙碌,赶紧是家中书童吧。

张信:你有什么书信给我。

潘方净:这封信有点特殊,需要小人亲自给您解释。

张信:那就上来吧,上来吧。。。

张信这时候挺烦的,因为高家送信来说,高滔滔失踪了两个月了,他们担心去了张信这边。

这时候一个侍女端着张信的中午饭进来:府尹大人,该用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