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忠奸难辨,肠子悔青

……

兵部尚书陈新甲站出来。

眼中闪过一丝惶恐,轻声回答道:“回禀陛下,依旧没有王昊的捷报传来。”

崇祯扫了陈新甲一眼,没有理他。

又看向内阁首辅周延儒,问道:“周爱卿,如今……你怎么说?”

这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善。

似乎是有一种要甩锅的意思。

要说现在这满朝文武中,最惶恐不安的莫过于周延儒和陈新甲两人。

几个月前的那个晚上,当王昊的奏章送到皇宫时,崇祯本来是想让吴三桂在辽东发起反攻,策应王昊,牵制皇太极的兵力的。

是周延儒和陈新甲唯恐害不死王昊,深夜进宫,巧舌如簧,说动崇祯不救王昊,并且,还逼得为王昊说话的邱民仰取下乌纱帽离京致仕。

此后为了安抚王昊的岳父孙传庭,更是打算等王昊战死之后,为王昊设九坛祭祀,连谥号都提前想好了。

谁曾想!

本来在他们眼中已是死人的王昊,却咸鱼翻身,打了个惊世骇俗的大胜仗,歼灭满清八万余军队,还外带加上二十万朝鲜仆从军。

然而,打了这么大的胜仗,却不向朝廷报捷!

这已经说明,王昊对朝廷心寒了,心寒到不想再跟朝廷打交道,不想再跟朝廷扯上关系,只差没有明确扯旗造反了。

此时的崇祯,自然是连肠子都悔青了。

而出了这么大的问题,必须得找人背祸。

……

(附录图片:背黑锅。)

……

周延儒从崇祯的语气中,已经听出了崇祯的意思。顿时连额头上的冷汗都下来了。

赶紧上前说道:“或许,王昊只是战后繁忙,还没有时间来安排报捷的事,又或者,王昊还有更大的计划,会等他后续的计划完成了之后,才一起向陛下报捷。”

这段话,勉勉强强还应付得过去。

但是,大明朝堂虽是号称“众正盈朝”,却并非铁板一块。任何时候,任何人都不缺少政敌。

政治的残酷性就在于……在你的周围,从来都不会缺少想要踩着你的尸体往上爬的人!

现在,崇祯一句轻飘飘的……“如今,你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