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余乐醒

墨家特工 暴走的农民 3132 字 7个月前

“革命军打成这样,我真的很伤心也很自责,更是很矛盾,我都在想我们的革命之路是不是走错了方向。

南昌起义时两万多人,他们中有能征善战的北伐战士,有激进的青年学生,也有我这样的从国外留学归来的知识分子,可是到了潮州剩余不到两千人,这完全是中国的损失,培养一个知识分子是多么困难。

培养一个将军是多么不容易,一将功成万骨枯,可是红党却毫不顾忌。

如果不纠正方向,革命的火种都要灭掉了,我害怕了,我开小差了,我是个懦夫但是我不后悔。

我拿了几根金条,我也不是为了自己贪图享受,我只想做一点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事情,赚了钱我就还给他们。

我想开设一个汽车培训学校,教书人民机械现代化,改变落户的生产方式。我更想建立一个红党的军校,培养一些真正的战士或者是苏联那样的契卡情报人员和特工。

而不是像黄埔军校那样每天搞党派斗只顾着拉帮结派搞小团体利益却不学真本事的恶劣风气。”余乐醒捂着脸就像是一个孩子一样痛哭起来,陈烨本来想责怪他一番,责怪他拿走了部队的资金导致周主任在香港连治病的钱都没有。

但是看到他这个痛心的模样陈烨也是无话可说了,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

在没有经历过那一场场惨烈战斗的人都不知道战斗的凶险和无助,在生与死之间,他们都是看不到任何的希望,也看不到前程,没有坚强的意志的人即使没有战死也会疯狂。

余乐醒只是从他的角度上去看时局,也许在他的眼里是革命是一条基本上不可胜利的道路,而在当时的形势也确实如此。

从八一南昌起义到新中国建立,能坚持到最后的都是寥寥无几,很多的人都倒在革命的路上。

纵使如同陈烨这样知道历史走向的穿越客都不敢轻易顺着先辈的路走下去,这绝非是一条充满荆棘的道路可说尽其中的辛酸艰险的,这是无数的先烈用血肉,血泪浇灌而成的,每前进一步都是用血铺成的。

余乐醒退却了,不是他的革命意志不坚定而是他在革命的道路上看不到胜利的曙光。革命者其实很多都是看不到曙光的,都是用血和泪水试出来的。

他准备走另外的一条路,实业救国或者说给国家培养更多的有用的人才。

“姐夫,红党走的这条路是一条充满荆棘的道路,没有经验可循,只有靠自己慢慢摸索,碰壁了才知道回头。

虽然会流血牺牲但也是一条光明大道,他们在用自己的血和生命在证道。

姐夫离开革命之路另辟蹊径也是造福人民,国家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都去闹革命了,谁给我们去种地,谁给我们去钻研新技术,谁给我们去教育学生?”陈烨用一些似是而非的言语劝导着余乐醒,人啊,总得给自己一个活下去的理由。

陈烨知道从两人离开之后就回不去革命队伍了,纵使回去也不得善终,从陈烨和安娜这个资本家的女儿走到一起和戴笠有了牵连就是一条不归路。

陈烨还是可以找到理由,但是余乐醒绝对会成为批判的对象,估计会被左倾的人批斗而死,在这个年代,弄死你的也不一定是你的敌人,也可能是战友,那些被左倾思想武装起来的革命人士杀起战友来一样毫不手软。

只是意见不合就会被扣上大帽子然后被杀了,陈润这种自由主义还是比较严重的人估计也活不到革命成功的那一天。余乐醒这样开过小差的更不用说,与其冤屈地死了还不如去做点其他有益于中国的事情。

“克勤,你这话说得太对了,没有想到你平时憋不出一个屁来却能说出如此有辩证法的话来,看来你这些天进步很快,都快赶上姐夫了。”余乐醒听到陈烨的话如同遇到了知音,他立即拉着陈烨的手说道,他知道陈烨是奉命去抓他回去的,其实他很害怕面对陈烨。

无论是他还是陈烨都是一个艰难的抉择,跟着陈烨回去绝对没有好果子吃。

不跟着他回去,陈烨自己也交不了差,也只能和他一起成为了脱党份子。

“姐夫,我在香港看到周主任了,他受伤住院,在香港连治病的钱都没有了,我正好在医院里碰上了,暗地里给了五千美金,周主任治病的医药费用是解决了。

我当时有紧急的事情要处理,就没有守护他,我三天之后再去医院看望他时,他们已经出院离开了,我觉得很愧疚,当时没有多给周主任留些费用。

我们的国家太穷了,如果不革命的话也许再过百年也无法翻身。

我也很佩服周主任他们的勇气,他们坚持在革命的道路上走下去,将革命的火种传播下去,那时候我在想怎么为国家为民族做点事情。但是当我出了医院的时候我才四顾茫然,我不知道自己要做些什么好。

你比我的水平高,姐夫你就放下思想包袱,多想点为国为民的事情。

开汽车培训只是一方面的,这是民生,也可以将你在苏联学到的那些特工技巧和军事技巧都写成书教授一只强大的情报队伍和特战队伍,达到强国强军的目的,我愿意支持你。”

陈烨对一脸愧疚的余乐醒说道,余乐醒是中国很有才华的一批人才,他能成为军统教父也算是很有本事的人。

陈烨很需要他的机械知识,特工知识,也许陈烨可以走出一条有别于历史的不同的道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