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章 君臣对弈(1)

“臣妾自然相信陛下,无论陛下做什么,臣妾都相信陛下,陛下定会是我大宁朝的一代明君”

“哈哈哈”杨智也笑了,从前在东宫,姜筠很少这样和他说话,他攥着姜筠的手,在这条无人阻拦的御道上一边走一边说道:“朕差父皇和皇爷爷还远呢,如今把王阁老架着,让镇国公替朕挡住了这文臣清流们的沸沸之言,长此以往,绝不是好事,等老七回来,这事就好做许多了”

杨智面露难色,重订官制虽然让他得以避开辅臣把持朝政,让他这位新君刚刚继位便可以随心行事,连重修御花园耗银颇巨的事也没有一个御史上表。却也让他渐渐感到这间奉天殿里的不对劲,一朝文武不听话不行,太听话了也不行,短短半年,没有了先帝在时那番君臣之间相争相敬,谏言如流的奉天殿里,他渐渐感觉到了无趣。

一心完善新法,打算将永文新法推行至大宁每一州,每一郡,每一县的王太岳无暇过问庙堂上的勋贵与清流之争。虽然杨智开恩将诸多军政重新交付手中已无一兵一卒的勋贵,可长安城里长大的公侯和战场上真刀真枪拼下一番家业的勋贵公侯乃天地之别,如今的护国公,定国公,邢国公在朝上都是以宇文杰马首是瞻,一同进退,不仅没有了当初邓彦曹蛮等人的那番一言九鼎独树一帜的气魄,也被迫让镇国公府被高高架起。

虎视眈眈巴不得清流们早一日斗倒镇国公府的国舅爷姜楷手握重权,在朝上却左右摇摆,既不尊勋贵,也不近清流。杨智知道自己的臣子们是何用意,但这,不是他想要的庙堂。

永文七年在两王之乱刚刚安定,杨景已经命他监国,代决军国之计的时候,杨智便知道朝廷府库之银不充,让吴王杨洛在江南巡视茶盐之税,待京师安定,银两即充入国朝户部府库。

但杨洛给杨智的答复却让他颇为不满,杨智眉头紧锁,对姜筠说道:“吴王在江南牵涉太深,舍不得打江南富商们的板子,那也是清流大员们的原乡旧籍,盘根错节,吴王不敢惹这个麻烦朕不怪他。可广武二十三年,皇爷爷命人巡视江南茶盐,所得为九百三十一万两白银,父皇在时,永文四年,巡视江南茶盐也有七百九十一万两银子。到朕这儿,却只得了区区三百六十万两,我大宁朝这十年商贾更盛,朝廷岁入更多,可这茶叶的税却一次不如一次。他们这是明摆着欺负朕年轻,以为朕不敢杀人,敢欺朕,瞒朕,此番让老七入京,是清流们逼着朕做的,那让老七去查清流们的老家,查出什么结果,都算是他们自找的了”

姜筠对这些军国大计从未有过干涉的心思,但杨智的动静太大,她在后宫之中早有耳闻,一时不敢相信,所以此刻就趁着杨智站在身边,将自己的忧虑说了出来:“陛下,臣妾不懂朝廷上的那些争斗,可陛下让关内侯与驸马和锦衣卫亲自出马去将七弟带回长安,会不会让七弟误会,伤了七弟的心啊?”

“不会的”杨智对此似乎很有把握:“朕相信七弟,七弟也相信朕,一个廓部,怎么会难倒朕的七弟,等天下皆以为朕对楚王不公时,七弟在京中做事也会便宜许多,关内侯和驸马,不过是替朕接掌定南军政,免得七弟一走,楚藩生变。如今之计,朕只能让七弟先回来,楚藩的兵马对朕和朝廷多有怨言,不可不防”

“陛下错了”姜筠一语说完,连杨智也听得目瞪口呆:“朕错了?”

“陛下未曾在军中待过,不知道这些将帅士卒的心思,臣妾敢问陛下,七弟对自己的亲军好,莫非是为了造反不成?”

“当然不是”

“那七弟对楚藩的兵马好,楚王的兵马听命于七弟有何不可?若无这几万能征善战的楚藩大军,朝廷何以安定南疆,何以平定两藩之乱?七弟对陛下忠心,那这几万兵马便是陛下的可用之人。如今朝廷正是用人之际,一场大乱,京师蓝田大营十去六七,陛下既打算让七弟回京做一把快刀,又为何不试试让楚藩的兵马一道为陛下所用。

对廓部用兵胜负难定之时,陛下临阵换将,问罪七弟,若是败了,是陛下用人不明,若是七弟胜了,是陛下对七弟不公,陛下刚刚登基,便这般对待手足,失了孝悌之义,伤了兄弟之情。若是因为此事,让陛下与七弟心生嫌隙,让朝廷和楚藩失了体面,谁最得利,谁最受害?”

前些时日在长宁殿里听宇文云说起此事时,宇文云都疑心杨智此举对让楚藩寒心,稍有不慎,楚藩将士便会将对楚王委屈的同情,化作对朝廷的满腔怒火。宇文云知道杨智如今不愿听自己议论国政,所以还特意请姜筠将后面这一句话,带给杨智。

“母后前些时日和臣妾说了此事,母后说,皇叔孤身入京的旧例在前,且不说七弟会如何,陛下让楚藩之人如何看陛下?楚王妃如何看陛下?”

这是宇文杰忧心的地方,可在朝上,杨智并未给宇文杰将心中忧心倾泻而出的机会,杨智太过相信兄弟俩人的情义会让杨宸相信在长安城里等着他的不是刀剑,而是重任。但长安与定南之间遥遥隔着万里,一旦有人利用此事做文章,大张旗鼓,逼反楚藩并非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