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5章 终章 天盛承和

“天下自有耳目,人间终会评说,陛下是承继父兄的基业,姜氏乃是乱臣贼子,史官的笔如何,世人的猜测又如何?前朝的太宗皇帝,可是弑兄杀弟,滔滔百年后,一样是功盖千秋的人君之盛,陛下乃是奉天命继位,可不该怕这些。”

“好”

杨宸闭上了双目,在天明之前,终于得以浅浅的睡上片刻。

天和二年九月的秋色清晨,玄武门,大宁朝的官员们又一次在宫钟敲响后,集结在宫门外,等候着天子的召见。

百官们面面相觑间,察觉了有不少与自己同朝为官的人今日不曾出现,作为大宁朝在宦海中沉浮的人精,他们没有太多的惋惜,也不难猜到,这些人从今日之后,永远也不会再出现在大宁的庙堂。

他们不曾厮杀,却也一样一夜无眠,好在天明的时分,这宫钟,如约响起。

从百官的臣列中,他们也一样可以猜出,昨夜,谁是最后的胜者。

清流的大员们此时不得不面对这样尴尬的情形,那位他们口中会祸国的藩王,今日会坐在那张龙椅上,让他们三跪九叩。

他们纷纷探头看着站在前面的方孺,也想看一看笑话。

玄武门内外显然是被打扫过,地上的积水,尚未散去,让他们这些整日与诗书礼乐作伴的达官显贵,也得以闻一闻血的腥气。

玄武门打开,新任的大宁朝玄武门参将完颜术,用一只眼睛,盯着走进宫门的每一个大宁朝臣。

井然有序的走入玄武门后,穿过阔大的宫廷广场,一直排到了奉天殿的羽林卫,威武肃穆,台阶上那些未曾来得及及时清扫的血迹让他们渐渐记起了大宁朝的官仪礼制,趁着还未入殿门,整理了一番衣冠,行列,也比起从前更加整齐稍许。

走进奉天殿,站在自己熟悉的位置上,等着那位穿着红色宦官礼服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出现。

还是先皇的贴身太监高力,让他们稍稍松了口气,虽然他们也知道,按着规矩,高力过几日就该识趣的退位让贤。

杨宸是第一次作为天子上朝,忘记了应当等高力喊一声“陛下驾到”后才出现在龙椅上,疲惫又带着满腹心事的他第一次坐在了那张龙椅上,才知原来此处,是这般风景。

“奉大行皇帝遗诏”

群臣齐齐跪下,而杨宸也从龙椅之上起身,站到了曾经作为当朝亲藩站的那一层。

“大行皇帝遗诏,诏曰:“朕以菲德,嗣承祖宗洪业,君临天下甫及逾年,上惟皇考太宗皇帝山陵永远迫功哀诚,下惟海内黔黎雕疗未复,忧劳夙夜,时用迈疾,奄至大渐。夫死生者昼夜常理,往圣同辙,奚足悲念。惟宗社生民必有君主,楚王杨宸,禀仁厚,孝友英明,先帝夙期其为大器,臣民咸已闻哉。今其令望宜即皇帝位,以奉神灵之统,抚亿兆之众。朕既临御日浅,恩泽未浃于民,不忍复有重劳,山陵制度务从俭约,丧制用日易月,中外皆以二十七日释服,无禁嫁娶音乐,在外亲王藩屏为重,不可离本国,各处总兵巡守备御重臣及文武大小官员亦毋擅离职守,闻哀之日止于本处朝夕哭临三日,悉免赴阙行礼。皇考太宗皇帝服制仍遵永文七年八月之令。呜呼,斯亦吾之素心,君国子民宜从众志,凡中外文武郡臣咸尽忠秉节,佐辅嗣君,永宁我国生民,朕无憾矣。诏告中外,咸使闻知。”

这份由王太岳草拟的先皇遗诏,在高力第一次哀戚有甚的悲声之下,让杨宸乃至满朝文武,悲从心来,接过遗诏的杨宸,没有让自己的臣子们看到他那一行热泪。

今日他身上的龙袍,并不合身,不过是杨智尚未来得及穿的秋日常服。

既已如此,便到了杨宸的圣谕。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这一日的朝堂,杨宸亲自为自己的皇兄选定了谥号与庙号。

“谥,达天明道纯识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号,仁宗皇帝”

若非王太岳和整个内阁的反对,杨宸会将“高宗”的庙号送给自己的皇兄,可杨智或许是曾经就知道杨宸将来有此一议,提前留话让高力说与了众人,“仁宗”也就胜过了内阁草拟的“孝宗”之号。

而昨夜密谋的宇文云和姜筠,一人被尊为“慈章皇太后”一人被尊为“仁孝景皇后”

“先皇长子杨叡,封齐王,先皇次子杨适,封赵王”

天和二年秋末,杨宸下诏,为杨智,扩建皇陵,国丧事毕之后,杨智的梓宫也就暂时停留在长乐宫的大行宫内。

天和二年夕月十四,在杨宸二十二岁的这一日,开大宁门,册宇文雪为皇后,同日,封皇长子杨湛为楚王,也昭告天下,自己这位新皇是当初杨智弃之不用的年号:“天盛”

长安城今年的大雪,来得比往年晚了一些,就如那些被天和帝杨智诏入长安许为藩王妻妾的异国贵女们,在听闻天和帝驾崩后,车马当即停留原地,直到新的中宫主人派人传谕,才将他们重新接去了长安城。